您的位置:首頁>坐月子>產后護理>正文

剖宮產產婦的護理

剖宮產適用于產婦和胎兒方面因各種原因需要盡早結束產程的產婦, 以確保母嬰平安。 產婦方面如:產道異常, 胎盤異常, 子癇, 先兆子癇, 心功能三級以上, 疤痕子宮, 35歲以上高齡產婦, 胎兒較大的臀位;胎兒方面如:胎兒宮內窘迫, 臍帶脫垂, 巨大兒, 珍貴兒等。

術前護理:做好衛生宣教, 宣傳母乳喂養, 禁食水, 聽胎心, 備皮, 留置導尿, 做好藥敏試驗, 準備好新生兒用品等。

術后護理:與手術室護士及麻醉師認真交接班, 詳細了解術中情況, 手術范圍, 有無特殊護理要求等。

(1)體位:一般為硬膜外麻醉, 取平臥6小時后改自由體位。

Advertisiment

(2)觀察生命體征:回病房后立即測量脈搏, 呼吸, 血壓一次;以后每半小時測量一次, 直到六小時后如果出血量不多改為兩小時一次。 24小時后根據情況每天測一二次, 或每四小時一次。 每天測體溫二至四次。 一般手術后, 患者的體溫可在37~38度之間, 并于24小時左右恢復正常。 如果產婦術前經過試產, 由于檢查次數多、手術耐受差, 手術后體溫較未經試產者的體溫高、發熱時間也長。 對術后體溫>38度、持續時間>2日者, 除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常規、加強一般護理外, 還應做到如下幾點:加強病室的空氣凈化、定時開放門窗通風換氣;加強對產婦的皮膚黏膜護理;用消毒藥物擦洗外☆禁☆陰增至2~3次/天;妥善處理污染物品, 防止發生交叉感染。

Advertisiment
這樣對預防和控制早期感染的發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術后6小時進流質, 禁食產氣飲食;術后48小時進半流質飲食至普食。

(4)注意子宮收縮及陰☆禁☆道出血量, 有些大出血病人宮腔積血排出不暢, 需要按壓宮底才能發現出血量多, 如果產婦出血量多, 要及時報告醫生, 應用子宮收縮劑。

(5)保持尿管通暢、注意尿量和顏色的變化, 一般24小時拔尿管。

(6)使用鎮痛泵的產婦, 術后主訴疼痛不明顯;有些產婦對縮宮素比較敏感, 宮縮強烈時訴疼痛厲害, 可減少縮宮素的量或停用。

(7)保持會陰清潔, 防止逆行感染。

(8)母嬰同室:產婦回病房后1小時, 幫助產婦采取舒適的體位, 讓新生兒早吸吮, 以促進子宮收縮, 減少產后出血, 并刺激乳汁的分泌。

Advertisiment
嬰兒在母親的身邊, 產婦精神上得到安慰, 可以減輕術后不適, 提早起床活動。 指導并協助哺乳, 產婦乳脹時, 幫助她吸出乳汁, 以防乳腺炎的發生。 同時護理新生兒, 洗澡換尿墊, 保持臍部清潔、測體溫、磅體重。 對產婦進行產后宣教。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