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帶著浮躁的情緒當眾教育孩子

某天, 帶著馨寶貝去超市購物。 看到一個這樣的場面:一個爸爸拿著自己的鞋子在追打正在哭鬧的孩子。 爸爸嘴裡一直說:“讓你不聽話是吧, 看到什麼要買什麼, 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說過多少次了, 怎麼一點記性都沒有......”再看看坐在地上打滾的孩子, 滿臉的淚水, 一副委屈的樣子著實的讓人心疼。 因為是在超市, 很快那邊就圍滿了人群。 大家三言兩語, 有在勸說這個爸爸的, 有在哄逗這個小孩的, 都希望能平息這一場風波。

我看著馨寶貝的眼神, 她正炯炯有神的看著這一對父女。 小眉頭皺起來腦子裡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Advertisiment
她察覺到我在看她, 便轉移了目標。 沖著我笑了笑, 然後將頭靠在我的肩膀上。 我不知道, 馨寶貝想些什麼, 對於做家長的我來說, 我覺得在公共場合責駡或者毆打孩子都是不明智的做法。 孩子小, 帶著她去超市肯定會出現許多的矛盾。 在她的世界裡, 一切都是新鮮充滿誘惑的。 更何況去超市那樣的地方, 孩子的需求和渴望肯定想得到滿足。 在眾人面前這樣教育孩子, 好嗎?

曾經看過一個報導, 一個孩子因為考試沒及格, 老師就把家長叫過來說孩子因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成績頻頻下滑, 爸爸聽了十分氣憤, 在老師面前猛的給了他一巴掌, 嘴裡還連連的說著:”養你有什麼用啊, 上個學都上不好, 你以後還有什麼出息?“晚上,

Advertisiment
媽媽見孩子還沒有回家, 就跑去學校找孩子, 後來發現孩子居然吞了整瓶安眠藥自殺了。 這樣的悲劇在生活中其實屢屢可見, 如果那個爸爸能心平氣和的跟孩子講道理, 告訴孩子努力學習才有自己的未來, 讓孩子得到心靈的保護, 而不是在老師面前責駡他, 毆打他, 給他羞辱, 讓他難堪。 這個父親後來痛苦不已, 深深自責, 十分後悔。 覺得自己處理的不妥當, 不理智才讓悲劇發生。 可是, 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後悔藥, 沒有回頭路。

我記得小時候, 也是這樣的夏季, 我和幾個小夥伴約好一起下河游泳。 那個時候在農村, 河水十分清澈, 每當炎炎夏日, 酷暑難當, 小夥伴們都會在河裡游泳嬉水。 當天, 我自作主張沒有和爸爸說就去和小夥伴們一起下河游泳了。

Advertisiment
正在和朋友們玩得熱火朝天, 看見爸爸手拿了細棍子就跑到了河岸邊, 對著在河水裡的我怒吼:”快給我上來, 你現在可真膽大啊, 二話不說就私自過來下河游泳了是吧。 “我灰溜溜的走到他面前, 心想, 這下完了。

爸爸抓著我的手臂生氣的用細條棍子打了我的屁股, 喊道:”你, 給我跪下。 好好反省, 長長記性。 “我被弄疼了, 一直喊著:”爸爸, 我錯了, 我錯了, 以後再也不敢了。 “無奈, 爸爸還是讓我跪了下來。 爸爸說, 你自己好好反省反省, 你今天的做法到底對不對?有沒有安全意識。 爸爸說這些話的時候, 我眼眶都紅了。 我知道爸爸當時是關心我, 我不會游泳他害怕我出現意外。 他氣憤生氣,

Advertisiment
怒吼責駡我都理解。 只是當時在場有許多人都目睹了我被爸爸責備, 打罵的情景, 事情過後我一直難以平復心裡的委屈。 我不理解, 為什麼爸爸要在那麼多人面前這樣子數落我, 讓我難堪。 我壓抑了好一陣子才恢復情緒, 我覺得不管孩子做了多麼糟糕的事情, 都不應該當眾去教育, 更何況責備, 打罵會讓孩子心靈受創。 想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 理應帶回家去好好教育。 這樣也不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也能得到真正的教育。 不是嗎?

我不宣導當眾人的面去教訓孩子, 家長在生氣的關頭可能覺得不以為意。 可能還會覺得只有在別人面前教育孩子才會讓孩子長記性, 才會讓孩子印象深刻。 只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想想,

Advertisiment
當面訓斥孩子, 是不是對孩子也是一種傷害呢?沒錯, 站在家長的角度該有的權威還是要有, 面對孩子哭鬧, 無理取鬧, 實在沒轍, 只能當眾訓斥孩子。 那達到自己理想的效果了嗎?小孩子不懂事, 難道就非得用嚴厲的態度去制止嗎?或者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去維護孩子的尊嚴, 以冷靜和耐心的態度去代替自己的心浮氣躁是不是要更好一些?

要知道孩子是有很強的模仿能力, 如果我們一直以這樣浮躁不安的情緒面對我們的孩子, 那麼可想而知, 我們帶給孩子的是什麼?我們是在讓我們的“壞脾氣”培養給了我們的孩子。 前兩天看到一句特別感同身受的話:小孩兒可以不瞭解大人, 因為他們沒有當過大人。 但是大人不可以不瞭解小孩兒,因為每個大人都當過小孩兒。

我們在訓斥孩子的時候還不如平時多培養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言傳不如身教,想讓孩子出門遵守規則首先得自己做好榜樣,訓斥責駡只會降低身份。在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我們更應該讓自己平靜下來,等心情完全平復之後才去和孩子交流效果會很好一些。給孩子多點關愛,多點溫柔,少點煩躁,少點粗暴你會發現許多煩惱事在不經意間就釋然了。

但是大人不可以不瞭解小孩兒,因為每個大人都當過小孩兒。

我們在訓斥孩子的時候還不如平時多培養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言傳不如身教,想讓孩子出門遵守規則首先得自己做好榜樣,訓斥責駡只會降低身份。在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我們更應該讓自己平靜下來,等心情完全平復之後才去和孩子交流效果會很好一些。給孩子多點關愛,多點溫柔,少點煩躁,少點粗暴你會發現許多煩惱事在不經意間就釋然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