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以為輔食越碎就越好!這些你要知道!

很多寶媽在給寶寶的輔食中都是很碎很碎的, 希望這樣能夠幫助寶寶吸收, 那麼真的輔食是越碎越好嗎?別以為輔食越碎就越好!這些你要知道!

給寶寶添加輔食的家長特別容易犯一個錯誤——認為輔食越碎對寶寶的腸胃就越好。 這個觀念, 致使嬰兒輔食被家長們製作非常精細, 甚至做成糊狀的, 認為這樣就能夠讓寶寶更好的吸收營養。 當然, 初添輔食時這樣做其實沒毛病。 可隨著寶寶月齡增長, 還一直將輔食做的細碎, 那可就不對了…

8個月後輔食不宜太細碎

輔食的添加要隨著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

Advertisiment
逐步調整輔食的種類、數量和性狀。 還要遵循從單一到多樣、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稀到稠再到塊狀的規律逐步遞進。 如果寶寶8個月之後, 輔食依舊細碎, 就會導致以下幾種問題:

臉型

咀嚼運動可以促進牙、頷、面的正常發育, 促進局部血液迴圈及淋巴回流, 增強代謝。 若長期讓寶寶吃過於精細的食物, 就會使咀嚼不充分, 這些功能也就減弱了, 嚴重時會影響寶寶成年後的臉型。 所以, 在適當的時間, 添加合適的食物尤為重要!

出牙問題

4~7個月的寶寶輔食基本都是糊狀的, 比如米粉、菜泥、果泥、肉泥等。 而8~9個月的寶寶開始進入出牙期(有的則已經出牙了), 會出現煩躁不安、牙齦不適、流口水等現象。 如果寶寶的輔食仍是糊狀的,

Advertisiment
其咀嚼能力得不到鍛煉, 就不利於緩解寶寶出牙不適感以及牙齒的萌出。 所以, 8、9個月的寶寶輔食性狀應該呈些許顆粒狀的半固體食物, 比如切碎的菜和雞蛋、肉沫、爛飯、小塊的水果等食物。

不過, 小康君還要提醒一下各位。 有的家長就是心急, 看見別的寶寶出牙, 自家寶寶沒動靜, 就想著能不能用塊狀食物來“刺激”牙齦, 讓寶寶牙齒更快萌出。 千萬不可!這麼做不僅對萌牙無好處, 還有可能導致寶寶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呢~其實, 1歲前只要寶寶萌出牙, 2歲半乳牙全長齊就屬於正常現象。 所以別急啦, 老老實實根據寶寶的進食能力, 逐步改變食物狀態吧!

味覺和語音發育

10~12月的寶寶輔食就可以吃餃子、軟飯、肉丁或肉片等細、軟、爛的食物。

Advertisiment
待寶寶1歲~2歲後, 便可以循序漸進地進食固體食物, 因為此階段添加固體食物有利於寶寶今後的牙齒排列。 而且通過反復咀嚼食物, 還可以刺激味覺, 有助於寶寶更好地發音。

初添輔食, 是先喝奶還是先喂輔食?

最開始時, 家長切勿心急。 可以給用小勺子喂寶寶兩口輔食品嘗一下味道, 讓寶寶慢慢明白除了奶, 這些“東西”也是非常美味的。

當然, 剛開始添加輔食時, 家長會遇到一個大麻煩就是:寶寶會特別抗拒輔食。 那是因為在寶寶饑餓狀態下, Ta根本沒有心情去嘗試新食物, 心中只想著如何填飽肚子。 對於這種情況, 可以先讓寶寶吃奶(大概三五分飽)再喂輔食, 這樣寶寶就不會那麼抗拒了。

每天寶寶要吃幾次輔食?

Advertisiment

4~6個月時, 除了奶的攝入外, 建議每天添加一次輔食。 如果母乳充足且品質較好, 寶寶體重增加也正常的情況下, 建議寶寶滿6個月後再添加輔食;

7~9個月時, 寶寶就可以每天添加兩次輔食了;

10~12月時, 則可以添加2~3次輔食;

1~2歲時, 寶寶則與成人一樣, 每日三餐, 但味道不要太重, 要以清淡為主。

輔食添加最早不得早於4個月, 最晚不得晚於8個月。 在不斷增加輔食的過程中, 逐步完成奶與輔食的比例轉換。

最後, 小康君要說一說關於嬰幼兒食物溫度的問題。 嬰兒的食物溫度最好接近於母乳的溫度。 即:36℃左右。 但這也不是絕對的, 因為隨著寶寶生長發育, 以及日常的生活習慣, 其接受食物的溫度會有改變。 家長要注意的是, 如果寶寶經常吃偏溫熱食物,

Advertisiment
就不要突然進食偏涼的食物, 因為這樣容易引起寶寶腸胃不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