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判斷寶寶的智力類型_如何判斷寶寶智力類型

養生之道網導讀:

嬰兒智力發育是家長非常關心的問題, 媽媽們要學會判斷寶寶的智力類型, 因為寶寶每個時期的智力發育情況都不一樣, 如何判斷寶寶智力類型?家長需時刻觀察寶寶的發育情況, 並採取有效措施增進智力開發。

因為每位元寶寶的智力類型都會有所不同, 所以各位家長應該根據寶寶的智力類型的特點來找出培養寶寶智力的方案, 而不應該一味地吹毛求疵, 想讓寶寶全能全才, 這是不切實際的。 寶寶不可能樣樣精通, 但是可以在某一方面才華橫溢。 當家長的, 知道自己的寶寶屬於哪一種智力類型很重要。

Advertisiment

您的寶寶是哪一種智力類型?

1、語言型智力

4歲的蘭蘭屬於那種特別能說的孩子。 “你真能說, 可是沒有實踐不行呀!”媽媽對講得頭頭是道的蘭蘭說。 “實踐, 什麼叫實踐?”蘭蘭不明白。 “實踐就是實際行動。 ”媽媽說。 “我明白啦!收拾玩具, 打掃衛生……”蘭蘭立刻介面說了下去。

愛心支招:

媽媽總覺得蘭蘭光說不練, 不是個完美孩子。 然而蘭蘭的健談, 說明她很聰明, 至少富有“語言型”智力。 這類孩子的特點是反應問題快, 並且能用語言巧妙適時地表達出來。 這一優點, 應該受到充分的愛護和培養。

2、動作型智力

4歲的強強用紙折疊了一個青蛙和一堆幸運星。 媽媽見了大吃一驚, 她從來沒教他折這些東西。 “這是你折的嗎?”媽媽的語氣充滿懷疑。

Advertisiment
強強點頭。 “那你倒是說說看, 怎麼折的?”強強說不出來。 “說不出來啦?到底是不是你折的?小孩子可不許撒謊!”媽媽口氣一硬, 強強更不知道怎麼說了, 索性把頭低了下去……愛心支招:

像強強這種“嘴笨”的孩子, 強迫他用語言來說明過程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這樣會使強強感到為難, 造成以後再做什麼事情刻意留心過程的心理。

強強能做出這些東西, 絕不是“手巧”這麼簡單, 而是依仗一種智慧—動作型智力。 與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人不同, 強強這類孩子是通過“動作”來發揮自己才能的, 對於整個操作過程及其中原因, 他卻不一定能全面地說出來, 他的注意力、理解力全部集中在動作上, 在其中體驗到了成功和樂趣。

Advertisiment
所以媽媽應鼓勵他, 讓他知道, 這也是一種才能, 也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3、社會型智力

4歲的洋洋在街上見到一個孩子在哭, 馬上對媽媽說:“媽媽, 他迷路了。 ”“你怎麼知道?”媽媽很奇怪。 “因為他是一個人, 而且, 好像在找人……” “如果你是他該怎麼辦?”“我就去找員警叔叔, 告訴他我叫‘洋洋’, 我迷路了……”

愛心支招:

洋洋有相當高的觀察判斷能力, 他斷言那個孩子迷路, 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收集了各種可作論據的事實後得出的結論, 他能根據別人的行為, 推測其心理及原因, 並能做出正確理解和判斷, 這就是他的社會型智力在發揮作用。

回饋總結:語言型智力的特點是反應問題快, 並且能用語言巧妙適時地表達出來。 而對於動作型智力寶寶,

Advertisiment
家長們強迫他用語言來說明過程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社會型智力的寶寶能根據別人的行為, 推測其心理及原因, 並能做出正確理解和判斷。 不同類型的寶寶都有各自的特點, 各自的好處, 作為父母的不能強求, 應順其自然地發展。

寶寶大腦發育和智力發展一致, 3歲前大腦發育最快, 以後逐漸減慢, 5歲前即完成整個人腦發育的80%。 所以3歲前是智力發展的關鍵期。 因此, 抓住這段時期, 幫孩子開發智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核心提示: 寶寶大腦發育和智力發展一致, 3歲前大腦發育最快, 以後逐漸減慢, 5歲前即完成整個人腦發育的80%。 所以3歲前是智力發展的關鍵期。 因此, 抓住這段時期, 幫孩子開發智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Advertisiment

寶寶大腦發育和智力發展一致, 3歲前大腦發育最快, 以後逐漸減慢, 5歲前即完成整個人腦發育的80%。 所以3歲前是智力發展的關鍵期。 因此, 抓住這段時期, 幫孩子開發智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1、0~2個月

此時的寶寶對味覺、聽覺、觸覺和視覺的外界刺激都有反應。 2個月的寶寶俯臥時能抬頭,眼睛能跟隨物體移動,易被顏色鮮豔的物體吸引。小遊戲:蹬玩具。家長將軟球或柔軟的玩具放在寶寶小床的一側,把玩具推到寶寶手邊,他便會用手推開玩具;再將玩具推到寶寶腳附近,他會用腳去蹬玩具。此遊戲的目的是訓練寶寶的手、腳靈活能力。

2、3~7個月

此時是寶寶由視覺引導的知覺探索時期。寶寶能積極活躍地探索身邊的事情。

小遊戲:藏貓貓。媽媽蒙住自己的臉,然後問寶寶:“媽媽在哪兒?”在寶寶尋找時,突然露出臉,並叫一聲“喵兒”,逗寶寶笑。然後將寶寶臉蒙住,讓他學著露出臉來,漸漸讓寶寶自己控制遊戲,訓練寶寶的分析、判斷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3、8~13個月

孩子的感知能力變得靈敏,開始喜歡模仿。

小遊戲:拍拍手。與寶寶面對面坐下,握住他的兩隻手,邊對拍邊說“拍拍手”;然後不握他的手,邊拍手邊有節奏地說“拍拍手”,教他模仿,訓練寶寶理解語言與模仿的能力。

4、14~18個月

寶寶開始產生抽象思維。在1~1.5歲階段,寶寶能更精准地運用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能配合父母的引導進行互動。

小遊戲:音樂呼啦圈。家長跟寶寶雙手相握形成一個圓圈,音樂開始時,家長帶寶寶按順時針方向踏步走,音樂停止,引導寶寶停下來。做2~3次後,可以讓寶寶自己嘗試。

5、21個月以後

寶寶能夠掌握符號關係,如語言理解、語言邏輯等。

小遊戲:給寶寶講個簡單的圖畫故事,再讓寶寶講給家長聽。家長可結合圖畫,重複一些重點的語言、動作描述,也可讓寶寶跟著複述。然後讓他看圖講故事,有困難時父母可適當提醒。若寶寶講得與圖書不一致不要去糾正,肯定他的合理創造。

幫寶寶開發智力時,應順應自然,配合寶寶的發展階段,適時給予刺激,營造學習的環境。而最重要的,是“退一步”,給寶寶獨立發展的空間。

2個月的寶寶俯臥時能抬頭,眼睛能跟隨物體移動,易被顏色鮮豔的物體吸引。小遊戲:蹬玩具。家長將軟球或柔軟的玩具放在寶寶小床的一側,把玩具推到寶寶手邊,他便會用手推開玩具;再將玩具推到寶寶腳附近,他會用腳去蹬玩具。此遊戲的目的是訓練寶寶的手、腳靈活能力。

2、3~7個月

此時是寶寶由視覺引導的知覺探索時期。寶寶能積極活躍地探索身邊的事情。

小遊戲:藏貓貓。媽媽蒙住自己的臉,然後問寶寶:“媽媽在哪兒?”在寶寶尋找時,突然露出臉,並叫一聲“喵兒”,逗寶寶笑。然後將寶寶臉蒙住,讓他學著露出臉來,漸漸讓寶寶自己控制遊戲,訓練寶寶的分析、判斷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3、8~13個月

孩子的感知能力變得靈敏,開始喜歡模仿。

小遊戲:拍拍手。與寶寶面對面坐下,握住他的兩隻手,邊對拍邊說“拍拍手”;然後不握他的手,邊拍手邊有節奏地說“拍拍手”,教他模仿,訓練寶寶理解語言與模仿的能力。

4、14~18個月

寶寶開始產生抽象思維。在1~1.5歲階段,寶寶能更精准地運用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能配合父母的引導進行互動。

小遊戲:音樂呼啦圈。家長跟寶寶雙手相握形成一個圓圈,音樂開始時,家長帶寶寶按順時針方向踏步走,音樂停止,引導寶寶停下來。做2~3次後,可以讓寶寶自己嘗試。

5、21個月以後

寶寶能夠掌握符號關係,如語言理解、語言邏輯等。

小遊戲:給寶寶講個簡單的圖畫故事,再讓寶寶講給家長聽。家長可結合圖畫,重複一些重點的語言、動作描述,也可讓寶寶跟著複述。然後讓他看圖講故事,有困難時父母可適當提醒。若寶寶講得與圖書不一致不要去糾正,肯定他的合理創造。

幫寶寶開發智力時,應順應自然,配合寶寶的發展階段,適時給予刺激,營造學習的環境。而最重要的,是“退一步”,給寶寶獨立發展的空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