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分析孩子早教的黃金年齡

據神經生理學家們研究資料表明:人類的腦細胞在出生時就超過了1000億個, 而且這個數目在出生時為最高值, 終其一生不會增加。

但是, 嬰兒腦細胞功能恰似一張白紙, 要有外界足夠的聽、視、觸覺等感官的刺激, 才會漸漸發達, 刺激得越多, 發達得也越快。 但是, 這種快速發展的時間並不會持續一生, 它只存在於出生後短短的幾年之中, 其中又以0-3歲之間為最佳階段。

智力和性格, 從出生到3歲, 就已經完成了60%, 而且這3年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 到了6歲, 腦細胞的組織完成了80%, 這一時期必須以遊戲化的學習方式教導,

Advertisiment
在音樂、語言、文字或者繪畫方面, 才會有明顯的進步。 到8歲時, 腦部的發育達到了90%。 也就是說兒童入學時, 智力發展的水準大致上就已經接近成人水準了。 年齡愈小, 培養愈容易, 效果愈好;年齡愈大, 培養愈費力, 效果也就愈差!

有鑑於此, 蒙台梭利提出了在當時極為超前的想法:生命的開始即是始自受孕的那天, 幼稚教育也該從那一天就開始(胎教)。 她主張以“感官訓練”來開發潛能。 設計出了符合兒童不同階段的各類教具, 使兒童借著親自操作的機會, 提高智力。

蒙台梭利認為, 人類的學習始自感官(視、聽、味、觸、嗅等五覺)的直接接觸, 例如一生出來就會吸吮, 並喜歡以手去摸東西, 因而, 增加智力的第一步就是訓練孩子的感官機能,

Advertisiment
使之變得更加敏銳。

幼兒期教育的重要性超過任何其他時期, 這一時期埋藏著成人思維與行為的一切秘密。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 人們對幼稚教育極不重視。 做幼教工作的人的素質, 又極不受重視, 這就延緩了人類的發展速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