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過程中醫生們要做的事

每個女人在面對分娩時, 可能已經被恐懼和疼痛折騰的沒有感覺了, 而此時在全力助孕婦生產的醫生們卻在為一個健康小生命的到來做著各種各樣的準備。 >>>面對分娩要有積極正面的心態

分娩過程中醫生們的準備:

一、住院檢查

1.進行指導

除非急產或者媽咪發生意外造成緊急生產(通常由救護車從急診室入院), 大部分產婦在產兆發生到臨盆都會有一段充裕的時間, 所以院方人員會給予生產相關指導, 例如產程說明、住院手續等。

2.確認產兆

對於第一次生產的初產婦來說, 假性陣痛往往讓她們緊張而誤判是產兆,

Advertisiment
所以到院後會由醫護人員進行產兆確認, 也就是至少要有一種產兆才符合住院待產的標準。

3.評估胎兒狀況

接下來會為媽咪裝上胎兒監視器測量胎動, 並進行胎兒生理活動評估, 再輔以超音波一起觀察胎兒狀況。 胎兒生理活動評估包括胎動、胎兒呼吸、胎兒心跳、胎兒伸屈力與羊水量五大項, 這些都是評估胎兒當下狀況是否依然健康正常、有無緊急產出需要等。

4.觀察生產進度

除了使用儀器評估產程, 醫師也會以內診的方式判斷產婦的產程進展速度。 臨床上初產婦大約在12小時內可以進入第一產程, 也就是胎頭下降達1公分以上、子宮頸全開或開到10公分以上等。

二、待產室備產

1、打點滴

Advertisiment

目的︰幫產婦裝上點滴管打點滴, 主要是為了應對生產時出現緊急狀況, 例如大量出血需要輸血時, 不會在慌亂時找不到血管等。

胎位不正、胎盤早期剝離、臍帶脫垂等都是常見的生產緊急狀況。

2.灌腸

目的:由於腸子就在陰☆禁☆道旁邊, 將腸子清理乾淨的好處除了方便胎兒較無阻礙產出外, 媽咪也不至於用力時, 因為壓迫而使便便或大腸跟著擠出來, 避免胎兒受到感染等。

除非產婦已破水或急產來不及, 產婦灌腸是有必要的。

三、生產台分娩

會陰切開與縫合

目的:所謂會陰切開是指, 當胎頭快要生出來時, 醫師用剪刀將產婦的會陰切開, 使產道的出口變寬, 以利胎兒娩出。

此舉雖然屬於侵入性處理時自然產時的一項不成文常規,

Advertisiment
因為產婦或家屬不需要填寫手術同意書。 再者, 有越來越多的醫療糾紛和專家指出:會陰切開可能會增加裂開、出血、血腫、疼痛、水腫和傷口發炎等併發症的機率。

會陰切開有很多的優點, 主要是可以預防嚴重的會陰及陰☆禁☆道裂傷、減少骨盆腔鬆弛等。 臨床上, 若是經產婦生產的確不需要剪會陰, 若是初產婦則建議切開會陰, 讓傷口的裂痕有切開的軌跡可以依循, 不至於亂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