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分享夏天坐月子的真實經歷

 

一、關於產婦的休息環境

坐月子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 唯一的標準就是“舒適”, 本著這個原則, 我認為:

1、大熱天坐月子, 估計最讓人糾結的是怎樣保證室內的溫度。 首先, 是個具有很大爭議的話題, 那就是可不可以開空調?老人們和民間傳統都認為不可以, 但是科學和書上還有醫生都說可以開空調, 屋裡恒溫27度左右, 這樣我和寶寶都不出汗, 溫度適宜, 偶爾不開空調, 我會敞開窗戶和門, 讓空氣自然流通。 但是一定把空調扇頁調到上面, 不直吹就可以了, 要避免直接吹到產婦和寶寶。 空調的過濾網一定要經常沖洗,

Advertisiment
防止細菌滋生。 於是我們家開了, 雖然去家裡看我們的親朋好友在指責我的家人, 指責我的月嫂, 指責我, 但是我們都哈哈一笑、海闊天空了, 因為開了空凋, 讓我和安妮沒有一點不好的症狀, 免遭了很多罪, 哈哈。 什麼吹的胳膊疼、腿疼的現象都沒有發生在我身上, 我們在溫度適宜的家裡, 坐了一個舒舒服服的月子。 真的是這樣, 室內的溫度不能過高, 過高產婦會熱的難受, 寶寶也會長痱子。 另外要經常通風換氣。 一定要杜絕門窗緊閉的現象, 經常開窗通風,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為了避免產婦在換氣的時候著涼, 可以不採用對流的形式, 在房間換氣的時候, 讓新媽媽呆在另外一個房間裡, 或者趁她出外曬太陽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把各個房間的窗戶都打開。 總之, 產婦和寶寶都不要受到涼風吹, 尤其是過堂風!吹了過堂風的很可能就會腿疼胳膊疼了!禁忌!

2、一些有害的舊習俗一定要摒棄, 例如不能刷牙、洗頭等等, 是完全沒有科學根據的。 我也實在做不到一個月不洗澡、不洗頭, 雖然月嫂也說可以洗, 但是媽和婆婆還是不允許, 所以我努力堅持了擦浴一周後, 有一天, 準備好東西要去淋浴, 我媽死活不同意, 我拿出從網上列印的東西給她看還是不依, 然後我還是堅持要洗, popo竟然又氣哭了, 我一下子六神無主, 做個月子, 兩個媽都哭了, 真是罪過啊罪過。 這時, 正好醫院的大夫來家裡回訪, 撞了個正著, 醫生耐心的給她們講:應該每天淋浴,

Advertisiment
這樣才能保持肌膚的毛孔通常, 正常的排汗, 不過千萬不要進行盆浴, 否則容易引起感染。 淋浴後, 一定要把身體擦乾, 以免著涼。 ……再說, 寶寶也喜歡媽媽每天清清爽爽乾乾淨淨啊……總之, 說了好多好多, 最後, 娘親們終於同意了, 我用最快的速度洗完, 洗完那個舒服呀!這一輩子最舒服煩人一個澡!之後, 隔兩三天洗一次, 家裡有空調也不出門, 這樣的洗澡頻率就挺舒服的。 另外, 月子裡應特別注意保護牙齒, 因為在孕期和分娩過程中, 媽媽體內的鈣質流失比較嚴重。 因此餐後要漱口, 睡前刷牙。 我產後一周用的孕婦指套牙刷, 後來就用正常的軟毛刷了, 沒有出現牙疼等症狀!再就是, 洗頭後, 不要使用吹風機。 即使是熱風也不可以。
Advertisiment
最好的方法就是自然風乾。

3、自從生完孩子才知道月子裡最好謝絕探望, 這是月嫂說的, 之前還真沒有注意到這個, 後來看書上也是這麼說的, 因為產後新媽媽需要一定的時間適應新的生活, 因此在月子期間最好謝絕親戚朋友的探望, 這樣也可以避免人多使室內空氣污濁, 或帶來細菌和病毒, 威脅媽媽和孩子的健康。 其實我家月嫂真的很負責的, 對於探訪的人, 她會告訴人家先在客廳坐, 抱孩子要洗手之類的, 要是自己, 估計誰也不好意思。 這個或許有很少人家能做到吧, 這些老傳統老風俗的什麼送米啊, 什麼滿月呀等等。 經歷過才會懂, 現在也知道了, 要特別注意去別人家的時間和衛生狀況了!

4、月子裡有句話叫:孩子醒,

Advertisiment
大人醒, 孩子睡, 大人睡, 意思就是一定要保證睡眠。 最好每天保證8-10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即使夜裡因為寶寶吃奶或者哭鬧, 無法睡好, 白天也要趁寶寶睡覺的時候抓緊時間休息, 這叫養奶, 因為媽媽休息好了, 才會產出更多的奶。

5、月子裡應避免親密行為。 夫妻之間的親熱行為應該等到妻子的身體完全恢復以後再進行。 過早恢復性☆禁☆生☆禁☆活, 由於子宮內的創面還沒有恢復, 很容易導致產褥期感染, 甚至造成慢性盆腔炎等不良後果。

二、關於產婦的穿衣

傳統觀念上認為, 坐月子應該“捂”, 意思就是要多穿、多蓋, 避免著涼、受風。 這樣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 因為產後新媽媽的身體比較虛弱, 免疫力降低, 與正常人相比更容易生病, 因此要多加小心。但如果天氣炎熱的話,也要根據自身情況適當減少衣物,千萬不要一味地“捂”,雖然我在7月裡生產,但是我依然堅持科學的坐月子,老人都講,坐月子就是什麼活也不能幹,要一直躺著,我不這樣認為,適當的下地走動是醫生千叮嚀萬囑咐的,所以每天除了正常餵奶外,我會簡單的做一點事。

1、 材質應該選擇棉制的,既保暖又吸汗。產後,最常見的身體現象就是出汗多,俗稱是“褥汗”,尤其是以夜間睡眠和初醒時最為明顯,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是身體在以出汗的形式排除孕期體內增加的水分。因此,新媽媽的衣物一定要選擇純棉的、透氣性好的,襪子也是一樣。推薦那個“人造棉“的,popo給我做了好幾套,穿在身上不涼也不熱,很舒服。關於是否必須穿長衣長褲,我倒覺得視情況而定,並非必須全副武裝,自己感到舒適就好。

2、 睡衣要寬鬆,必要時可以穿著襪子睡覺。有些新媽媽在清醒的時候會十分小心,可是一旦睡著了就會蹬被子,很容易著涼,最好的辦法就是穿著睡衣和襪子入睡。我整個月子都穿了襪子,不管白天黑夜。

3、衣物一定要勤洗勤換。產後多汗,有時不到半天衣服褲子已經濕透了,千萬不要怕麻煩,要多準備一些內衣內褲和貼身的衣物,一旦感覺不舒服馬上換下來,避免著涼。

4、 衣物洗淨後最好放在太陽下暴曬消毒。換下來的衣物最好能儘快清洗,可以在洗衣的同時在水中加些專用的洗衣消毒水或是利用陽光的照射給衣物消毒。

三、關於產婦的飲食

之前一直糾結要不要專門的月子餐,因為在人人網看過一個朋友寫的,貌似很好,看她照片的氣色,也確實比孕前好了很多,於是我也蠢蠢欲動,利用網路、孕嬰店、月嫂諮詢等各種管道,幾經考察、幾經研究,在正要下決定的時候,中央台播出了一些假冒偽劣產品的報導,於是,家人開始懷疑,繼而開始不支持,理所當然,我也就放棄了。請的月嫂是市婦幼保健院的金牌月嫂,她的理念都很正確,於是選擇了普通的的科學飲食:

1、很多老人按照老傳統,讓產婦喝一個月的紅糖,這種做法是大錯特錯的,適當飲用紅糖水,補鐵、利尿。雖然紅糖的鐵含量很高,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能夠促進惡露排出,防治尿失禁。不過,飲用過多會導致體內鹽分流失。因此不宜飲用時間過長,最多不要超過10天。月嫂是這樣讓我喝的,我也是這麼做的。

2、堅持喝一到兩周的養肝湯(把七八個大棗切上幾刀,放水裡泡一晚上,第二天早上熬成湯當水喝),這個是養肝的,不知道是否管用,但是學到了這個知識,就一直用了,效果不知道有沒有。

3、不要著急大補母雞湯,從流食慢慢過度到正常的飲食。產後,消化系統的功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因此,產後幾天可以選擇一些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從粥、麵條過渡到稀飯,然後再吃米飯和麵食。但是又是很多老人,會認為生完孩子為了早下奶,就要喝母雞湯、豬腳湯。這又是一種大錯特錯的做法。在月子的的前兩周應該以排為主,而不是要大補,乳腺通開了自然而然就會有奶,但是,往往很多沒有奶的,越沒奶越補,一個勁的喝雞湯喝豬蹄湯,這樣反而把乳腺堵住了,不利於下奶。另外,要注意的是,到了該補的時間應該喝的不是母雞湯,而是公雞湯,民間裡有月子裡吃老母雞的說法,這是錯誤的,老母雞雌激素水準含量較高,會抑制產婦的孕雌素水準,因而抑制乳汁分泌。當然用老母雞燉湯可以幫助產婦恢復元氣。所以,在月子的頭15天不要吃母雞,等到母乳正常了,就可以少量吃些老母雞。

4、新媽媽在產後出汗、分泌乳汁需要大量的飲水,補充大量出汗時體內丟失的水分。千萬不要因為天氣炎熱或怕出汗而喝冰水或冷飲。我堅持一直吃熱的,不吃涼食,不喝涼水,這樣能保證奶的品質會更好。

5、飯菜裡面可以少鹽,但絕對不能一點都不放。 避免辛辣和容易產生脹氣的食物。避免花椒大料產等調味品。另外看到網上書上說,要吃豬腰,哈哈也吃了,爆炒腰花很好吃,沒吃夠呢。飲食要豐富、多食用富含植物纖維的蔬菜和水果。有的人說不能吃水果,以後會牙疼,實在非要吃,要煮熟了再吃,我想那還有什麼營養,對於愛吃水果的我來說,不可能忌口的,所以一周後就開始了,桃子、蘋果、香蕉……其中好幾次安妮的便便很稀,貌似我吃的太涼了,於是在月嫂的監視下,一天吃一點點,饞死了哈哈。

6、再就是,我的個人觀點是:要吃薑!這一點可能很多人會反駁我,尤其是我那親愛的小姑姑,提前給我打電話N次,因為她說當時她是因為月子裡吃了薑,導致傷口感染,疼了一個月。但是,在孕媽媽課堂和書上,我瞭解到,薑是驅寒祛濕的,尤其是體弱產婦,專家建議喝姜湯,補體虛。一面是科學,一面是小姑姑的忠告,我左右徘徊了很久,最終,我選擇了食用老薑,沒有忌口,當時就一個想法,死活的吧,孩子都生下來了,讓我再做一次實驗,看看到底這姜適不適合我。事實證明,我做對了,不光沒有發言感染,還治好了我以前胃寒的毛病。

7、不要為了恢復身材,而控制飲食的攝取量。我感覺這一點,不是靠食物來控制的,對於月子裡的媽媽,尤其是進行哺乳的媽媽,應該保證足夠熱量的攝入,哺乳的媽媽每天應比正常的女性多攝入700卡的熱量,所以這個時期絕不能採取節食的手段瘦身。但是,我不經意的舉動,讓我覺得是我沒胖切一直很瘦的一個主要因素,那就是——閒不住。不管是孕期,還是月子裡,我實在做不到整天躺在床上,也可能是脾氣性格有點急,眼裡只要有一點活都想去做,有時躺在床上,看到客廳的茶几上不整齊,我會很神經質的下去擺整齊再回床上躺下。還有一次,朋友給安妮送的衣服和玩具的幾個禮盒一直堆放在書房,我過去一次不爽一次,有一天,終於忍不住了,就想把那些盒子整理一下,然後清掃一下,我媽看見後不讓動,我就直接沒當回事繼續在整理,這下,可了不得了,她一邊搶過我手中的東西,一邊開始抹眼淚,我一看不好,趕緊溜進臥室躺下,被月嫂數落著說:我和她一樣命不好,那東西這麼礙你的眼嗎?真是不會享受沉不住氣。什麼事為別人考慮,累的卻是自己。哈哈,習慣了,後來試圖改了一下,改不太了。可能也正是因為這閒不住的原因,導致懷孕整個孕期長的也不多,從醫院出院卸貨回到家就從123斤到了105斤,然後出了月子就不到100斤了,至今裸重一直維持在93斤。其實我飯吃的真不少,就是不長肉,估計都變成奶被寶寶吸收了吧!(某些想減肥的人別拍我板磚,其實我自己很想胖一點,就像你們迫切想減肥的心理一樣,現在這樣太瘦太難看了,真的!)

四、關於下奶和漲奶:

在孕晚期的時候我每週喝一次鯽魚湯,因為據說這個是為儲奶做準備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管用了,在安妮出生的第二天,我就有奶了。在第三天開始喝過幾次鯽魚湯之後,奶牛開始像一個奶泵,一發不可收拾,整個月子,在後半期,吃過幾塊公雞肉、沒敢喝湯。沒有吃一隻豬蹄子,每天都必須要吸奶器吸出好多,要不就會導致乳☆禁☆房腫脹,即使這樣,還是在月子將要結束的時候有了一次擠住奶的事件發生,當時真是眼淚嘩嘩的流,幸好月嫂技術很高半小時後給我疏通開了,現在想想都系有餘悸,真的是太疼了,有人說擠住奶比生孩子還疼,我真的感覺不相上下。後來出了月子,又發生了很多次這種事件,不過都不算非常厲害,在家人的幫助下就搞定了,但是在安妮8個月左右的時候,那一次真的是差點要了命,安妮爸爸不在家,我在班上發燒的不行,請假回家,婆婆和媽媽輪流給我疏通,但是看到我痛苦的樣子和不爭氣的眼淚,兩個媽都下不了狠心,不敢大力按,一直等到老公回來,他“狠心”的壓住我的胳膊,不管我是鬼哭還是狼嚎,都用力的推壓腫塊(之前擠住過多次,催奶師已經教會了家人,如果沒有經歷過,不要盲目下手),搞了半天,還是不行,高燒不退,燒得我迷迷糊糊地,於是去醫院,用遍了所有的方法,還是不退燒,直到吐了之後(每次疼到極致的時候,我都會吐,醫生說這是疼的,真的嗎?感覺沒有什麼道理啊),回到家喝下中藥,一會兒就不燒了。歸結經驗:我不完全認為是中藥的原因,我覺得燒到一定程度了,腫塊也按摩的差不多了,吐了,把炎症和毒氣排出來了,也就順氣了。

另外加點小知識:月子裡媽媽的奶,幾個月的寶寶都可以吃,但是大寶寶媽媽的奶,不可以給月子裡的寶寶吃,原因是:出了月子一般奶牛們就不忌口了,開始吃大料等調味品,這樣產出的奶性質熱,適合大寶寶而不適合月子裡的小繈褓。

最後總結我夏天坐月子的幾個特點就是:多勞動,有利於身體恢復;不“捂”的太多,舒適為宜;食用熱食,切勿涼食入肚;堅持洗澡,保持身體無異味,否則餵奶時孩子會想,“我媽怎麼這麼味呀”;保持屋內溫度,切勿關窗前門導致室內溫度更高,適時開放空調,給自己和寶寶創造舒適的環境。歐了,完畢!

因此要多加小心。但如果天氣炎熱的話,也要根據自身情況適當減少衣物,千萬不要一味地“捂”,雖然我在7月裡生產,但是我依然堅持科學的坐月子,老人都講,坐月子就是什麼活也不能幹,要一直躺著,我不這樣認為,適當的下地走動是醫生千叮嚀萬囑咐的,所以每天除了正常餵奶外,我會簡單的做一點事。

1、 材質應該選擇棉制的,既保暖又吸汗。產後,最常見的身體現象就是出汗多,俗稱是“褥汗”,尤其是以夜間睡眠和初醒時最為明顯,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是身體在以出汗的形式排除孕期體內增加的水分。因此,新媽媽的衣物一定要選擇純棉的、透氣性好的,襪子也是一樣。推薦那個“人造棉“的,popo給我做了好幾套,穿在身上不涼也不熱,很舒服。關於是否必須穿長衣長褲,我倒覺得視情況而定,並非必須全副武裝,自己感到舒適就好。

2、 睡衣要寬鬆,必要時可以穿著襪子睡覺。有些新媽媽在清醒的時候會十分小心,可是一旦睡著了就會蹬被子,很容易著涼,最好的辦法就是穿著睡衣和襪子入睡。我整個月子都穿了襪子,不管白天黑夜。

3、衣物一定要勤洗勤換。產後多汗,有時不到半天衣服褲子已經濕透了,千萬不要怕麻煩,要多準備一些內衣內褲和貼身的衣物,一旦感覺不舒服馬上換下來,避免著涼。

4、 衣物洗淨後最好放在太陽下暴曬消毒。換下來的衣物最好能儘快清洗,可以在洗衣的同時在水中加些專用的洗衣消毒水或是利用陽光的照射給衣物消毒。

三、關於產婦的飲食

之前一直糾結要不要專門的月子餐,因為在人人網看過一個朋友寫的,貌似很好,看她照片的氣色,也確實比孕前好了很多,於是我也蠢蠢欲動,利用網路、孕嬰店、月嫂諮詢等各種管道,幾經考察、幾經研究,在正要下決定的時候,中央台播出了一些假冒偽劣產品的報導,於是,家人開始懷疑,繼而開始不支持,理所當然,我也就放棄了。請的月嫂是市婦幼保健院的金牌月嫂,她的理念都很正確,於是選擇了普通的的科學飲食:

1、很多老人按照老傳統,讓產婦喝一個月的紅糖,這種做法是大錯特錯的,適當飲用紅糖水,補鐵、利尿。雖然紅糖的鐵含量很高,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能夠促進惡露排出,防治尿失禁。不過,飲用過多會導致體內鹽分流失。因此不宜飲用時間過長,最多不要超過10天。月嫂是這樣讓我喝的,我也是這麼做的。

2、堅持喝一到兩周的養肝湯(把七八個大棗切上幾刀,放水裡泡一晚上,第二天早上熬成湯當水喝),這個是養肝的,不知道是否管用,但是學到了這個知識,就一直用了,效果不知道有沒有。

3、不要著急大補母雞湯,從流食慢慢過度到正常的飲食。產後,消化系統的功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因此,產後幾天可以選擇一些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從粥、麵條過渡到稀飯,然後再吃米飯和麵食。但是又是很多老人,會認為生完孩子為了早下奶,就要喝母雞湯、豬腳湯。這又是一種大錯特錯的做法。在月子的的前兩周應該以排為主,而不是要大補,乳腺通開了自然而然就會有奶,但是,往往很多沒有奶的,越沒奶越補,一個勁的喝雞湯喝豬蹄湯,這樣反而把乳腺堵住了,不利於下奶。另外,要注意的是,到了該補的時間應該喝的不是母雞湯,而是公雞湯,民間裡有月子裡吃老母雞的說法,這是錯誤的,老母雞雌激素水準含量較高,會抑制產婦的孕雌素水準,因而抑制乳汁分泌。當然用老母雞燉湯可以幫助產婦恢復元氣。所以,在月子的頭15天不要吃母雞,等到母乳正常了,就可以少量吃些老母雞。

4、新媽媽在產後出汗、分泌乳汁需要大量的飲水,補充大量出汗時體內丟失的水分。千萬不要因為天氣炎熱或怕出汗而喝冰水或冷飲。我堅持一直吃熱的,不吃涼食,不喝涼水,這樣能保證奶的品質會更好。

5、飯菜裡面可以少鹽,但絕對不能一點都不放。 避免辛辣和容易產生脹氣的食物。避免花椒大料產等調味品。另外看到網上書上說,要吃豬腰,哈哈也吃了,爆炒腰花很好吃,沒吃夠呢。飲食要豐富、多食用富含植物纖維的蔬菜和水果。有的人說不能吃水果,以後會牙疼,實在非要吃,要煮熟了再吃,我想那還有什麼營養,對於愛吃水果的我來說,不可能忌口的,所以一周後就開始了,桃子、蘋果、香蕉……其中好幾次安妮的便便很稀,貌似我吃的太涼了,於是在月嫂的監視下,一天吃一點點,饞死了哈哈。

6、再就是,我的個人觀點是:要吃薑!這一點可能很多人會反駁我,尤其是我那親愛的小姑姑,提前給我打電話N次,因為她說當時她是因為月子裡吃了薑,導致傷口感染,疼了一個月。但是,在孕媽媽課堂和書上,我瞭解到,薑是驅寒祛濕的,尤其是體弱產婦,專家建議喝姜湯,補體虛。一面是科學,一面是小姑姑的忠告,我左右徘徊了很久,最終,我選擇了食用老薑,沒有忌口,當時就一個想法,死活的吧,孩子都生下來了,讓我再做一次實驗,看看到底這姜適不適合我。事實證明,我做對了,不光沒有發言感染,還治好了我以前胃寒的毛病。

7、不要為了恢復身材,而控制飲食的攝取量。我感覺這一點,不是靠食物來控制的,對於月子裡的媽媽,尤其是進行哺乳的媽媽,應該保證足夠熱量的攝入,哺乳的媽媽每天應比正常的女性多攝入700卡的熱量,所以這個時期絕不能採取節食的手段瘦身。但是,我不經意的舉動,讓我覺得是我沒胖切一直很瘦的一個主要因素,那就是——閒不住。不管是孕期,還是月子裡,我實在做不到整天躺在床上,也可能是脾氣性格有點急,眼裡只要有一點活都想去做,有時躺在床上,看到客廳的茶几上不整齊,我會很神經質的下去擺整齊再回床上躺下。還有一次,朋友給安妮送的衣服和玩具的幾個禮盒一直堆放在書房,我過去一次不爽一次,有一天,終於忍不住了,就想把那些盒子整理一下,然後清掃一下,我媽看見後不讓動,我就直接沒當回事繼續在整理,這下,可了不得了,她一邊搶過我手中的東西,一邊開始抹眼淚,我一看不好,趕緊溜進臥室躺下,被月嫂數落著說:我和她一樣命不好,那東西這麼礙你的眼嗎?真是不會享受沉不住氣。什麼事為別人考慮,累的卻是自己。哈哈,習慣了,後來試圖改了一下,改不太了。可能也正是因為這閒不住的原因,導致懷孕整個孕期長的也不多,從醫院出院卸貨回到家就從123斤到了105斤,然後出了月子就不到100斤了,至今裸重一直維持在93斤。其實我飯吃的真不少,就是不長肉,估計都變成奶被寶寶吸收了吧!(某些想減肥的人別拍我板磚,其實我自己很想胖一點,就像你們迫切想減肥的心理一樣,現在這樣太瘦太難看了,真的!)

四、關於下奶和漲奶:

在孕晚期的時候我每週喝一次鯽魚湯,因為據說這個是為儲奶做準備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管用了,在安妮出生的第二天,我就有奶了。在第三天開始喝過幾次鯽魚湯之後,奶牛開始像一個奶泵,一發不可收拾,整個月子,在後半期,吃過幾塊公雞肉、沒敢喝湯。沒有吃一隻豬蹄子,每天都必須要吸奶器吸出好多,要不就會導致乳☆禁☆房腫脹,即使這樣,還是在月子將要結束的時候有了一次擠住奶的事件發生,當時真是眼淚嘩嘩的流,幸好月嫂技術很高半小時後給我疏通開了,現在想想都系有餘悸,真的是太疼了,有人說擠住奶比生孩子還疼,我真的感覺不相上下。後來出了月子,又發生了很多次這種事件,不過都不算非常厲害,在家人的幫助下就搞定了,但是在安妮8個月左右的時候,那一次真的是差點要了命,安妮爸爸不在家,我在班上發燒的不行,請假回家,婆婆和媽媽輪流給我疏通,但是看到我痛苦的樣子和不爭氣的眼淚,兩個媽都下不了狠心,不敢大力按,一直等到老公回來,他“狠心”的壓住我的胳膊,不管我是鬼哭還是狼嚎,都用力的推壓腫塊(之前擠住過多次,催奶師已經教會了家人,如果沒有經歷過,不要盲目下手),搞了半天,還是不行,高燒不退,燒得我迷迷糊糊地,於是去醫院,用遍了所有的方法,還是不退燒,直到吐了之後(每次疼到極致的時候,我都會吐,醫生說這是疼的,真的嗎?感覺沒有什麼道理啊),回到家喝下中藥,一會兒就不燒了。歸結經驗:我不完全認為是中藥的原因,我覺得燒到一定程度了,腫塊也按摩的差不多了,吐了,把炎症和毒氣排出來了,也就順氣了。

另外加點小知識:月子裡媽媽的奶,幾個月的寶寶都可以吃,但是大寶寶媽媽的奶,不可以給月子裡的寶寶吃,原因是:出了月子一般奶牛們就不忌口了,開始吃大料等調味品,這樣產出的奶性質熱,適合大寶寶而不適合月子裡的小繈褓。

最後總結我夏天坐月子的幾個特點就是:多勞動,有利於身體恢復;不“捂”的太多,舒適為宜;食用熱食,切勿涼食入肚;堅持洗澡,保持身體無異味,否則餵奶時孩子會想,“我媽怎麼這麼味呀”;保持屋內溫度,切勿關窗前門導致室內溫度更高,適時開放空調,給自己和寶寶創造舒適的環境。歐了,完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