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出疹性疾病的各種特徵(圖)

寶寶的皮膚猶如一面鏡子, 能反映出許多疾病來。 兒科醫生常常根據發熱與皮膚出疹之間的關係來診斷疾病, 並把這些疾病籠統地稱為“出疹性熱病”。 在這裡, 簡要介紹一些常見的“出疹性熱病”, 並且給家長們提個醒, 當遇到孩子發熱出現皮疹時, 自己不妨暫且當回家庭醫生, 估量一下孩子可能會患什麼病, 心中有個底。 當然, 及時請兒科醫生診治還是十分必要的!

一.水痘

發病原因:由人類皰疹病毒Ⅲ型引起。

症狀特點:

* 發熱第一天即可在孩子的皮膚上發現皮疹, 開始為紅色斑丘疹(略高出皮膚表面的紅色點狀疹子)或丘疹(不高出皮膚表面),

Advertisiment
數小時後變成橢圓形水滴樣小水泡, 周圍紅暈, 以後水皰破潰、結痂、脫痂, 不留疤痕。 各種不同形式的皮膚損害可同時存在, 這是水痘皮疹的特點之一。

* 皮疹初起於軀幹部, 繼而擴展至面部及四肢, 四肢末端少, 而在頭髮間可見水皰疹, 這是水痘皮疹的另一特點, 據此可與丘疹性蕁麻疹區別。

專家提示:水痘可有腦炎、心肌炎、面癱等多種併發症。 患有白血病、淋巴瘤或免疫缺陷性疾病患兒感染水痘時可呈重症, 常伴血小板減少而發生暴發性紫癜, 危及生命。

二.猩紅熱

發病原因: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

症狀特點:

* 發熱第二天出疹, 疹子呈紅色針尖狀, 遍及全身皮膚,

Advertisiment
疹間無正常皮膚, 皮疹壓之退色, 可見明顯指壓印。 在皮膚褶皺紋處皮疹特別密集, 形成紫紅色線條樣褶痕(稱為“帕氏線”), 在口唇周圍卻有一層蒼白圈。 皮疹持續3~5天退疹, 一周後全身大片脫皮。

專家提示:高熱, 中毒症狀重, 可併發咽喉炎, 扁桃體炎, 舌苔上有一粒粒小隆起, 醫學上稱為楊梅舌。

三.風疹

發病原因:由風疹病毒引起。

症狀特點:

* 在發熱第一天出現皮疹, 呈紅色斑丘疹, 疹與疹之間有正常皮膚, 壓之退色, 由面部至軀幹至四肢, 疹退後無色素沉著及脫屑。 全身症狀輕。

專家提示:可伴有耳後及枕部淋巴結腫大和壓痛。 嚴重者會併發風疹腦炎, 預後兇險。

四.麻疹

發病原因: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小兒常見呼吸道傳染病。

Advertisiment

症狀特點:

* 發熱第四天出疹, 皮疹先呈玫瑰色斑丘疹, 繼而加深呈暗紅色, 可融合成片, 壓之退色, 疹與疹之間可見正常皮膚, 無癢感。

* 皮疹自頭面部至頸至軀幹至四肢, 同一部位皮疹持續2~3天, 按出疹順序開始消退, 疹退後皮膚有糠麩狀脫屑及棕色色素沉著, 這是麻疹的特徵之一。

五.幼兒急疹

症狀特點:

* 往往在發熱第四天出疹, 與麻疹相仿, 故又稱為“野痧子”(麻疹俗稱痧子), 但與麻疹截然不同的是本病熱退疹出。

* 皮疹呈紅色斑丘疹, 頸及軀幹部多見, 一天出齊, 次日消退, 無脫屑及色素沉著。

專家提示:高熱時可有驚厥。 耳後枕部淋巴結亦可腫大。

六.傷寒

發病原因:由傷寒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

症狀特點:

* 發熱第六天出疹, 玫瑰疹,

Advertisiment
數量少, 見於胸腹部, 數天即消退, 無脫屑, 無色素沉著。

專家提示:由於症狀不太明顯, 粗心大意的家長不容易發現。

七.腸道病毒感染

發病原因:由埃可病毒或柯薩奇病毒引起。

症狀特點:

* 發熱時或熱退後出疹, 與發熱天數無相應關係, 皮疹呈散在斑疹或斑丘疹, 很少融合, 1~3天消退不脫屑, 有時可呈紫癜樣或水泡樣皮疹。

專家提示:常伴發熱、咽痛、流涕、結膜炎、腹瀉, 全身頸枕後淋巴結腫大。

八.藥物疹

發病原因::有發熱及服藥史。

症狀特點:

* 皮疹與所用藥有關, 有斑丘疹、皰疹、猩紅熱樣皮疹、蕁麻疹, 皮疹有癢感, 摩擦及受壓部位多。

TIPS:如何鑒別上述8種疾病

* 上述這些疾病中, 猩紅熱的皮疹呈全身性一片潮紅, 很容易識別。

* 風疹、幼兒急疹、麻疹、腸道病毒感染及藥物疹患兒,

Advertisiment
在發熱同時雖然都可出現紅斑丘疹, 但皮疹各有其自身特徵, 發熱與出皮疹相隔的天數也不一樣, 每種疾病還具有各自的臨床特點, 鑒別並不困難。

* 麻疹與幼兒急疹雖然都在發熱第四天出紅疹, 但前者體溫繼續升高, 而後者卻熱退體溫正常, 很容易區別。

* 由於幼兒急疹患兒在發熱的前幾天, 有可能出現驚厥, 從而導致醫生給患兒作腰穿查腦脊液以便與中樞感染作鑒別, 但如果能全面地分析臨床症狀、體征及其他的輔助檢查如腦電圖, 就可避免腰穿給孩子帶來的痛苦, 甚至在皮疹沒有出現前, 就能預測孩子患幼兒急疹的可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