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准爸爸如何面對心理失調

“懷孕”對大部分的夫妻來說, 都是喜悅的, 然而在面對一個新生命加入所帶來現實層面的問題, 以及准媽媽可能在懷孕期間面臨的狀況, 對準爸爸來說, 是需要相當的心理調適的。

有些准爸爸在這方面處理得很好, 甚至不著痕跡, 可是有些准爸爸, 可能會因此而出現心理、情緒失調的問題, 進而影響到夫妻關係、家庭生活與工作。

察覺問題──准爸爸心理失調的可能症狀

准爸爸可以從生理和心理兩個層面的表現, 來觀察自己是否在心理出現失調的情況:

1.生理上:出現所謂的“假孕”現象, 即很類似准媽媽的害喜現象。

Advertisiment
這大部分會發生在個人成熟度較低(年輕的居多), 或是對準媽媽佔有欲特別強(精神分析稱作“婦女嫉妒(woman envy)”)的准爸爸身上。 此時, 可能夫妻兩人必須同時向精神科醫師求診。

2.心理上:心理上的表徵較常見的是“焦慮”或“憂鬱”, 前者心情感受是莫名的“不安”, 後者則是指嚴重的“失落感”。

追溯問題──造成准爸爸症候群的可能原因

問題出現了, 就要先瞭解原因, 幾個具體的原因:

1.奉子女之命結婚, 或這是非預期中的懷孕, 因此“一切都在計畫之外”另准爸爸打從心理上不情願新生命“打擾”兩人世界, 或是不知如何迎接新生命。

2.准媽媽因併發症感到非常不適, 或是有健康、安危上的顧慮, 因而使得准爸爸“很有罪惡感”。

3.准媽媽長期在情緒上處於非常不穩定的狀態,

Advertisiment
使得准爸爸覺得“自己怎樣做都不對”而感到莫所適從。

4.准爸爸工作壓力太大。

5.准爸爸有藥物或酒精成癮的習性。

6.夫妻兩人對於孩子出生後的照顧, 例如:准媽媽是否要辭去工作, 回家擔任全職母親, 或是要不要請保姆, 還是必須拜託祖父母等意見不合。

7.因孩子出世可能使經濟負擔加重的問題。

追根究底──“人格健全與否”是根本因素

耐人尋味的是, 在講求兩性平等、性別角色趨向中性化的現代社會, 通常大多數男性在面對老婆懷孕時, 是很喜悅、很樂於參與, 或是很有責任感、胸有成竹的;即使真有心理上的調適不良產生, 多半很快就會獲得解決。

這些新好男人們, 通常會在太太懷孕期間,

Advertisiment
廣泛涉獵孕產知識、陪太太產檢或上拉梅茲、接送太太上下班、幫太太按摩、一起購買嬰童用品, 以及享受胎動的喜悅, 並與胎兒互動, 如摸摸他, 與他講話等。 甚至連坐月子及孩子出生後的照顧事宜都討論好了。

只有少數男性在面對“老婆懷孕”這件事, 會產生所謂“准爸爸症候群”的現象, 進而影響到原本的生活。 這問題的答案不見得一定是“面對這個即將出世的孩子, 令他感到不知所措”, 或者“不知如何幫另一半分擔懷孕的辛苦與風險”……。 所有看似有問題的現實層面都只是個引爆點, 而事實上, 這位男性可能長久以來在人格上就不健全, 這通常可追溯到其與父母間的親子關係。

另類療法──獲得暫時性的紓解

從專業的精神分析解度來看,

Advertisiment
醫生並不反對準爸爸和准媽媽尋求“另類療法”, 像是透過能量音樂、芳香精油、算命、飲食、宗教等, 來達到使定靜安律的目的。 “沒錯, 有些非正統的療法的確可以緩和病人過度不安或失落的情緒, 然而, 這些方法都是暫時性的。 ”

“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 也就是找出造成准爸爸心理失調的原因, 問題依舊存在。 ”

自我調適──准爸爸多參與一點, 問題就會少一點

准爸爸如果能對太太懷孕這件事多加參與, 而且是持續性而非三分鐘熱度的參與, 所謂心理或情緒上失調的狀況, 自然就不會發生或減輕許多。

准爸爸不妨找一天邀准媽媽到個氣氛溫馨的餐廳, 心情愉快地喝喝下午茶, 同時拿出紙筆, 一起列出從懷孕到產後小寶寶的照顧,

Advertisiment
所有可能面對且須解決的問題都列出來, 當共同找出解決的方法時, 或者深入瞭解令人不安的醫療問題時, 心理上的壓力自然會隨之減輕。

當然, 准媽媽扮演的角色也很重要, 試著找些紓解壓力的出口, 如聽音樂、散步等, 調適自己的情緒, 或是和另一半坦誠溝通, 讓准爸爸清楚知道在面對她的情緒問題, 怎麼做會令她感到比較舒服, 而不是老要准爸爸“猜猜看”, 或許自然能改善彼此的心理狀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