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准媽要謹記 分娩時醫生會對你做的事

足月了, 即將臨盆的你可清楚日後到醫院生產, 醫護人員可能會對你進行哪些醫療處置?媽咪是否得照單全收?有哪些醫處可能對你或寶寶產生健康上的影響?可以有更好的選擇或者需要注意的地方?……

以現代產科醫學來說, 媽咪一旦選擇到醫院生產, 在產兆發生趕抵醫院後, 隨即需要做住院檢查、待產準備、產台生產等, 這一路的不安和辛苦歷程, 除了需要媽咪自身的努力和家人的鼓勵, 醫院其實也會有一些適時的醫療處置來協助媽咪與寶寶順利分娩。

Step 1住院檢查


醫師會以內診的方式判斷產婦的產程進展

Advertisiment

1、進行指導

除非急產或者媽咪發生意外造成緊急生產(通常由救護車從急診室入院), 大部分產婦在產兆發生到臨盆都會有一段充裕的時間, 所以院方人員會給予生產相關指導, 例如產程說明、住院手續等。

2、確認產兆

對於第一次生產的初產婦來說, 假性陣痛往往讓她們緊張而誤判是產兆, 所以到院後會由醫護人員進行產兆確認, 也就是至少要有一種產兆才符合住院待產的標準。

3、評估胎兒狀況

接下來會為媽咪裝上胎兒監視器測量胎動, 並進行胎兒生理活動評估, 再輔以超音波一起觀察胎兒狀況。 胎兒生理活動評估包括胎動、胎兒呼吸、胎兒心跳、胎兒伸屈力與羊水量五大項, 這些都是評估胎兒當下狀況是否依然健康正常、有無緊急產出需要等。

Advertisiment

4、觀察生產進度

除了使用儀器評估產程, 醫師也會以內診的方式判斷產婦的產程進展速度。 臨床上初產婦大約在12小時內可以進入第一產程, 也就是胎頭下降達1公分以上、子宮頸全開或開到10公分以上等。

在觀察期間, 產婦若無生產進展或停滯了, 院方也會評估媽寶狀況給予陣痛促進劑等可以加速產程的醫療處置。

Step 2待產室備產

1、剃毛

目的:為了自然產時會陰切開、縫合, 或者剖腹時傷口處理方便, 護理人員會事先替媽咪將下體的陰☆禁☆毛剃除。

有些媽咪不希望剃毛, 可與院方溝通, 例如只剃會陰附近, 但不可完全不剃, 因為陰☆禁☆毛上難免暗藏細菌, 萬一掉落逢入傷口引發感染,

Advertisiment
恐得不償失。

2、灌腸

目的:由於腸子就在陰☆禁☆道旁邊, 將腸子清理乾淨的好處除了方便胎兒較無阻礙產出外, 媽咪也不至於用力時, 因為壓迫而使便便或大腸跟著擠出來, 避免胎兒受到感染等。


產前醫生會給你進行灌腸

3、導尿

目的︰產婦裝上導尿管可以避免陣痛變強了以後想尿尿的尷尬, 以及當膀胱有尿液也會阻礙胎兒產出。

4、打點滴

目的︰幫產婦裝上點滴管打點滴, 主要是為了應對生產時出現緊急狀況, 例如大量出血需要輸血時, 不會在慌亂時找不到血管等。 胎位不正、胎盤早期剝離、臍帶脫垂等都是常見的生產緊急狀況。

Step 3生產台分娩

1、會陰切開與縫合

目的:所謂會陰切開是指, 當胎頭快要生出來時, 醫師用剪刀將產婦的會陰切開,

Advertisiment
使產道的出口變寬, 以利胎兒娩出。

此舉雖然屬於侵入性處理, 時自然產時的一項不成文常規, 因為產婦或家屬不需要填寫手術同意書。 再者, 有越來越多的醫療糾紛和專家指出:會陰切開可能會增加裂開、出血、血腫、疼痛、水腫和傷口發炎等併發症的機率。

2、器械輔助陰☆禁☆道生產

目的:為了解除胎兒卡在產道、遲遲無法娩出, 醫師會使用一些輔助器械, 例如產鉗、真空吸引器將胎兒儘早取出。

骨盆較小或者胎兒過大的產婦較易卡在第二產程, 會以真空吸引器將胎兒吸出, 產鉗的使用較為困難, 所以使用率逐年下降, 臨床已不多見。 被器械吸出的寶寶容易有頭顱變型的問題, 但大部分是暫時。

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的統計:大約每數萬次真空吸引,

Advertisiment
才會出現一例嚴重併發症的患者。

3、臍帶與胎盤處理

目的:臍帶跟胎盤算是生產廢棄物, 當胎兒順利產出後, 醫師會剪去母嬰相連的臍帶, 再為產婦縫合會陰(如果媽咪會陰有切開的話)並處理跟著娩出的胎盤。

4、協助產台哺乳

目的:有早開奶的醫院會在所有產程完畢之前, 將剛離開媽媽子宮的寶寶送到媽媽的乳☆禁☆房附近, 讓他嘗試尋乳, 培養母嬰親密關係的開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