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准媽媽要愛護好自己的牙齒

准媽媽要注意好自己的牙齒健康, 牙齒出問題也會導致寶寶的發育出問題。

民間有“懷孕時牙齒一定會壞”的說法。 這可信嗎?其實, 懷孕本身並不會造成口腔疾病, 其原因在於懷孕時生理、生活和飲食習慣變化導致內分泌及代謝系統改變。

牙齦炎不能自愈

懷孕本身並不會引起牙齦炎及牙周炎。 但懷孕期間, 黃體酮水準上升很快, 使得牙齦中血管增生, 血管的通透性增強, 牙周組織對口腔的刺激變得更為敏感, 在孕前未構成威脅的輕微刺激也會引起准媽媽的不適, 容易誘發牙齦炎, 即妊娠期牙齦炎,

Advertisiment
通常懷孕前3個月或後兩個月會加劇。

准媽媽要愛護自己的牙齒

牙齦炎不能自愈, 因此, 孕前及早去除牙菌斑、牙結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非常重要;口腔衛生的保持和維護也極為重要, 滯留的食物殘渣及軟垢、菌斑都會引起牙周組織周而復始的感染甚至會愈演愈烈。

阻生智齒儘早拔除

阻生智齒又叫第三磨牙, 由於受頜骨和其他牙齒的阻礙, 不能完全萌出, 造成部分牙體被牙齦覆蓋。 由於阻生智齒的牙體與牙齦之間存在較大的間隙, 食物殘渣易積留, 導致細菌滋生、繁殖而引起急慢性智齒冠周炎。

在孕前, 准媽媽應做全面的口腔檢查, 將口內應及早拔除的殘根及不能正常萌出的智齒拔除掉。 如未能及時拔除,

Advertisiment
在孕期引發症狀的, 應嚴格掌握拔牙時機。 在懷孕初期及末期不適合進行牙齒拔除手術, 在懷孕3~6個月時較安全, 其他時間或某些特殊情況, 可選擇保守無創的藥物治療緩解症狀, 待時機成熟再做相應處理。 此外, 孕期口腔檢查及治療應注意避免放射線檢查, 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擇藥物, 避免因藥物不合理使用導致胎兒發育異常。

孕期蛀牙會禍及寶寶

孕婦的生理和生活及飲食習慣會發生很大改變, 進食品種及頻次變化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口腔pH值的變化。 孕初期頻繁的嘔吐以及對口腔衛生護理的忽視, 常導致口腔內環境的巨大改變, 這些都極易導致蛀牙的發生。

有些已存在的蛀牙, 也易發展為急性牙髓炎及引發根尖的症狀,

Advertisiment
如根尖炎、根尖腫脹等急性症狀。 這些無法忍受的腫痛, 給孕婦身心帶來了極大痛苦, 而且寶寶患蛀牙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因此, 懷孕前治癒蛀牙無論對自己還是寶寶都是有益的。 注意口腔衛生, 准媽媽應從每日刷牙做起。 每日兩個3分鐘的刷牙可以讓牙齒更健康、更堅固。

小編總結:准媽媽要好好愛護自己的牙齒, 要保養好自己的牙齒, 才能保證寶寶的正常發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