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准媽媽孕期應回避的工作

在醫療不發達的時代, 懷孕和生產的過程只能依賴神祗, 為了母子均安, 民間會流傳一些禁忌, 記載於皇曆中, 成為長輩耳提面命的提醒。 准媽媽是不是因各種民間禁忌、胎神之說, 正備受困擾而無所適從呢?

一天下午, 我發現一雙涼鞋鞋帶有點松, 於是拿出鐵錘、釘子, 打算在鞋帶上多鑽個洞。 看到我手上拿個錘子, 金溥聰連忙大叫:“噯噯噯!不要拿錘子, 孕婦不能釘東西的, 拿來給我!”被他這麼一吼, 我先是愣了幾秒, 等回過神來, 我強忍住笑, 把手上的東西乖乖交給他。

有關孕婦的禁忌, 我這段時間可聽多了。

Advertisiment
什麼孕期不能搬家、不能釘東西, 否則會觸犯胎神啦!孕婦不能在床上拿剪刀、縫針線, 否則寶寶會兔唇、缺耳朵啦!不能把手舉高, 不然胎兒會被臍帶纏住脖子;不能看鬼怪片, 要不會生出個醜八怪等等。

對於這位“社會意見領袖”剛剛提出來的“意見”, 我的反應, 只能用不可思議來形容。

其實, 金溥聰對於有關孕婦的知識, 大概只有小學程度, 有時為了抗議他的漠不關心, 我會故意捏造些子虛烏有的理論來唬他, 他居然也信以為真。 剩下的, 就是一些他從朋友、同事那裡聽來, 有關孕婦鳳毛麟角的常識了。

可能就是知道得太少了, 記得也就特別牢, 奉行起來更是恪遵不悖。 不過, 有時他的一些堅持, 實在讓我有點不明就裡,

Advertisiment
不知準則在哪裡。 比方說, 他不在乎我兩手各拿了五磅重的啞鈴, 在胸前背後甩來甩去, 卻堅持從超市大採購回來時, 寧可自己兩手各拎四袋重重的水果、牛奶, 也不願我幫忙提個小東西;他贊成我下水游泳二十圈、在地板上又蹲又跪地做韻律操, 卻在我蹲下穿鞋、開抽屜時, 會高喊著:“孕婦不能蹲!”

其實對於金溥聰定下的這些毫無標準的標準, 我是很樂於遵從的, 起碼, 在這些莫名其妙的規則下, 我可以享受一些孕婦的特權。

看他專注地忙著在鞋帶上鑽洞, 我也懶得問他為什麼孕婦不能釘東西?然後悄悄地“順便”把其它要釘、要縫、要剪的東西, 通通拿出來給他。

婷主播的壓箱寶

孕婦禁忌知多少?(一)

*傳統禁忌:不能移動傢俱、搬家,

Advertisiment
以免觸犯胎神。

*醫生說法:沒有科學根據, 但應避免提重物。

*傳統禁忌:

不能把手舉高, 否則臍帶會纏住脖子。

*醫生說法:

臍帶纏脖子是胎兒在羊水中滾動造成, 與手舉高無關。

孕婦禁忌知多少?(二)

*傳統禁忌:

不能拍孕婦肩膀, 否則會導致流產。

*醫生說法:

概率微乎其微, 只是應避免孕婦受到突如其來外力的驚嚇。

*傳統禁忌:

不宜參加婚喪喜慶, 否則會被沖到。

*醫生說法:

無科學根據, 但孕婦應避開人多、嘈雜的地方。

過了幾天, 好友淑媛來看我, 我拿起桌上的芒果幹, 正準備打開請她吃。

“等一等!孕婦怎麼能剪東西?”她緊張地說完, 把東西接過去。

“怎麼你們都信這些?”

“寧可信其有囉!你看看我的耳朵, 我媽媽說她懷我時, 剪了個東西,

Advertisiment
就把我耳朵變成這樣了。 ”我看了看她外耳的上方, 一個小小的缺角, 還真像是被剪刀剪過一樣。 我心想完了, 從懷孕到現在, 不知動了多少次刀剪釘錘, 這個孩子不知被我“剪”成什麼模樣了?

我想, 天下父母心, 再怎麼“鐵齒”的人, 到這個時候, 也都會變得“誠惶誠恐”, 深怕一個不經意, 對寶寶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吧!

信與不信之間, 對準爸媽來說, 的確很難拿捏!

在醫療不發達的時代, 懷孕和生產的過程只能依賴神祗, 為了母子均安, 民間會流傳一些禁忌, 記載於皇曆中, 成為長輩耳提面命的提醒。 准媽媽是不是因各種民間禁忌、胎神之說, 正備受困擾而無所適從呢?

一天下午, 我發現一雙涼鞋鞋帶有點松, 於是拿出鐵錘、釘子, 打算在鞋帶上多鑽個洞。

Advertisiment
看到我手上拿個錘子, 金溥聰連忙大叫:“噯噯噯!不要拿錘子, 孕婦不能釘東西的, 拿來給我!”被他這麼一吼, 我先是愣了幾秒, 等回過神來, 我強忍住笑, 把手上的東西乖乖交給他。

有關孕婦的禁忌, 我這段時間可聽多了。 什麼孕期不能搬家、不能釘東西, 否則會觸犯胎神啦!孕婦不能在床上拿剪刀、縫針線, 否則寶寶會兔唇、缺耳朵啦!不能把手舉高, 不然胎兒會被臍帶纏住脖子;不能看鬼怪片, 要不會生出個醜八怪等等。

對於這位“社會意見領袖”剛剛提出來的“意見”, 我的反應, 只能用不可思議來形容。

其實, 金溥聰對於有關孕婦的知識, 大概只有小學程度, 有時為了抗議他的漠不關心, 我會故意捏造些子虛烏有的理論來唬他, 他居然也信以為真。剩下的,就是一些他從朋友、同事那裡聽來,有關孕婦鳳毛麟角的常識了。

可能就是知道得太少了,記得也就特別牢,奉行起來更是恪遵不悖。不過,有時他的一些堅持,實在讓我有點不明就裡,不知準則在哪裡。比方說,他不在乎我兩手各拿了五磅重的啞鈴,在胸前背後甩來甩去,卻堅持從超市大採購回來時,寧可自己兩手各拎四袋重重的水果、牛奶,也不願我幫忙提個小東西;他贊成我下水游泳二十圈、在地板上又蹲又跪地做韻律操,卻在我蹲下穿鞋、開抽屜時,會高喊著:“孕婦不能蹲!”

其實對於金溥聰定下的這些毫無標準的標準,我是很樂於遵從的,起碼,在這些莫名其妙的規則下,我可以享受一些孕婦的特權。

看他專注地忙著在鞋帶上鑽洞,我也懶得問他為什麼孕婦不能釘東西?然後悄悄地“順便”把其它要釘、要縫、要剪的東西,通通拿出來給他。

婷主播的壓箱寶

孕婦禁忌知多少?(一)

*傳統禁忌:不能移動傢俱、搬家,以免觸犯胎神。

*醫生說法:沒有科學根據,但應避免提重物。

*傳統禁忌:

不能把手舉高,否則臍帶會纏住脖子。

*醫生說法:

臍帶纏脖子是胎兒在羊水中滾動造成,與手舉高無關。

孕婦禁忌知多少?(二)

*傳統禁忌:

不能拍孕婦肩膀,否則會導致流產。

*醫生說法:

概率微乎其微,只是應避免孕婦受到突如其來外力的驚嚇。

*傳統禁忌:

不宜參加婚喪喜慶,否則會被沖到。

*醫生說法:

無科學根據,但孕婦應避開人多、嘈雜的地方。

過了幾天,好友淑媛來看我,我拿起桌上的芒果幹,正準備打開請她吃。

“等一等!孕婦怎麼能剪東西?”她緊張地說完,把東西接過去。

“怎麼你們都信這些?”

“寧可信其有囉!你看看我的耳朵,我媽媽說她懷我時,剪了個東西,就把我耳朵變成這樣了。”我看了看她外耳的上方,一個小小的缺角,還真像是被剪刀剪過一樣。我心想完了,從懷孕到現在,不知動了多少次刀剪釘錘,這個孩子不知被我“剪”成什麼模樣了?

我想,天下父母心,再怎麼“鐵齒”的人,到這個時候,也都會變得“誠惶誠恐”,深怕一個不經意,對寶寶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吧!

信與不信之間,對準爸媽來說,的確很難拿捏!

我曾經和幾位婦產科醫生朋友聊天,發現他們對於所謂的孕婦禁忌,即使從科學角度來看毫無根據,也不會一味去否定。這倒不是“信邪”,而是對一個身懷六甲的准媽媽來說,順利產下健康、漂亮的寶寶,是心中最大的願望。當她周圍的人,一再灌輸她不可這樣、不可那樣,否則如何如何時,如果硬要她獨排眾議、堅持不信,難免讓她覺得困惑、擔心、無所適從。

他居然也信以為真。剩下的,就是一些他從朋友、同事那裡聽來,有關孕婦鳳毛麟角的常識了。

可能就是知道得太少了,記得也就特別牢,奉行起來更是恪遵不悖。不過,有時他的一些堅持,實在讓我有點不明就裡,不知準則在哪裡。比方說,他不在乎我兩手各拿了五磅重的啞鈴,在胸前背後甩來甩去,卻堅持從超市大採購回來時,寧可自己兩手各拎四袋重重的水果、牛奶,也不願我幫忙提個小東西;他贊成我下水游泳二十圈、在地板上又蹲又跪地做韻律操,卻在我蹲下穿鞋、開抽屜時,會高喊著:“孕婦不能蹲!”

其實對於金溥聰定下的這些毫無標準的標準,我是很樂於遵從的,起碼,在這些莫名其妙的規則下,我可以享受一些孕婦的特權。

看他專注地忙著在鞋帶上鑽洞,我也懶得問他為什麼孕婦不能釘東西?然後悄悄地“順便”把其它要釘、要縫、要剪的東西,通通拿出來給他。

婷主播的壓箱寶

孕婦禁忌知多少?(一)

*傳統禁忌:不能移動傢俱、搬家,以免觸犯胎神。

*醫生說法:沒有科學根據,但應避免提重物。

*傳統禁忌:

不能把手舉高,否則臍帶會纏住脖子。

*醫生說法:

臍帶纏脖子是胎兒在羊水中滾動造成,與手舉高無關。

孕婦禁忌知多少?(二)

*傳統禁忌:

不能拍孕婦肩膀,否則會導致流產。

*醫生說法:

概率微乎其微,只是應避免孕婦受到突如其來外力的驚嚇。

*傳統禁忌:

不宜參加婚喪喜慶,否則會被沖到。

*醫生說法:

無科學根據,但孕婦應避開人多、嘈雜的地方。

過了幾天,好友淑媛來看我,我拿起桌上的芒果幹,正準備打開請她吃。

“等一等!孕婦怎麼能剪東西?”她緊張地說完,把東西接過去。

“怎麼你們都信這些?”

“寧可信其有囉!你看看我的耳朵,我媽媽說她懷我時,剪了個東西,就把我耳朵變成這樣了。”我看了看她外耳的上方,一個小小的缺角,還真像是被剪刀剪過一樣。我心想完了,從懷孕到現在,不知動了多少次刀剪釘錘,這個孩子不知被我“剪”成什麼模樣了?

我想,天下父母心,再怎麼“鐵齒”的人,到這個時候,也都會變得“誠惶誠恐”,深怕一個不經意,對寶寶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吧!

信與不信之間,對準爸媽來說,的確很難拿捏!

我曾經和幾位婦產科醫生朋友聊天,發現他們對於所謂的孕婦禁忌,即使從科學角度來看毫無根據,也不會一味去否定。這倒不是“信邪”,而是對一個身懷六甲的准媽媽來說,順利產下健康、漂亮的寶寶,是心中最大的願望。當她周圍的人,一再灌輸她不可這樣、不可那樣,否則如何如何時,如果硬要她獨排眾議、堅持不信,難免讓她覺得困惑、擔心、無所適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