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准媽媽在懷孕早期營養補充的4大重點

孕早期的膳食應是營養全面、經過合理調配的平衡膳食, 既要防止由於強烈妊娠反應而引起的營養素缺乏, 也要防止某些營養素攝入過量。

營養需求一

鈣質:像是牛奶、蛤蜊、小魚幹、莧菜、髮菜、黃豆、黑豆、黑芝麻等都含有豐富的鈣質, 足夠的鈣質可以預防緊張、頭痛、腿部抽筋、失眠、蛀牙、寶寶的骨骼及牙齒發育不良等問題。

營養需求二

鐵質:鐵質對女生一向重要, 到了懷孕更是不可缺少的營養, 像是蛋黃、肉類、肝臟、綠色蔬菜、全麥麵包、五穀類等就含有豐富的鐵, 鐵可以補血, 幫媽媽也幫寶寶預防貧血的問題。

Advertisiment

營養需求三

維生素和葉酸:維生素B群、A、C、D、E、K和葉酸對孕婦都是不可缺的營養。 食物像是肝臟、小麥胚芽、酵母等, 可以減緩懷孕的不適, 像是噁心、頭痛、失眠、抽筋等。 另外蔬菜水果一定要多吃, 可以防止便秘, 讓排便更順暢。

營養需求四

碘質:補碘可以預防胎兒的智力缺陷, 所以是孕婦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 代孕期間需要攝入量比平常多30%~100%, 大概在175~200微克的碘才能滿足身體的需求一杯我們平時引飲用的牛奶中含有的碘是一日所需的一半, 半茶匙含碘鹽的含碘量就是一日所需, 孕期媽媽稍微多吃一些含碘豐富的食物即可, 例如海帶、紫菜、海魚以及其它海產品, 每週食用一次即可滿足需要。

孕早期飲食的6個注意事項

Advertisiment

1、孕吐較重時的飲食應以富於營養, 清淡可口, 容易消化為原則。 妊娠反應重的可適當加服維生素B1、維生素B6, 均每日服三次, 每次10毫克, 連服7至10天, 以幫助增進食欲, 減少不適感。

2、所吃食物先簡單後多樣化, 盡可能照顧孕婦的飲食習慣和愛好, 如酸的、甜的、鹹的、辣的, 任其選用。

3、孕吐症狀減輕, 精神好轉, 食欲增加後, 可適當吃些瘦肉、魚、蝦、蛋類、乳類、動物肝臟及豆製品等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同時要儘量攝取充足的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 以保證孕婦和胎兒的需要。

4、進食方法以少食多餐為好。 每兩到三小時進食一次。 妊娠噁心嘔吐多在清晨空腹時較重, 此時可吃些體積小含水分少的食物, 如餅乾、雞蛋、巧克力等。

5、要鼓勵孕婦進食,

Advertisiment
進食後萬一嘔吐, 千萬不要精神緊張, 可做深呼吸, 或聽聽音樂, 或到室外散散步, 然後再繼續進食。

6、進食以後臥床休息半小時可使嘔吐症狀減輕。 晚上反應較輕時, 食量宜增加, 食物要多樣化, 必要時睡前可適量加餐, 以滿足孕婦和胎兒營養需要。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准媽媽在懷孕第7周的飲食安排

    懷孕第7周,首先孕媽還要堅持補充葉酸,懷孕3個月內都要補充的。另外,孕媽可能會有孕吐反應,可以吃些緩解孕吐又有營養的食物,如麥片、玉米、玉米粥、玉米餅、麵包等這些幹的食物,以及吃一點清蒸、水煮類的食... [詳細答案]

  • 2回答

    准媽媽在懷孕第2周的飲食安排

    孕前期只要基礎的正常飲食,加點葉酸,或是吃點孕婦奶粉,比如雅培、惠氏、安滿、紐貝斯特,都不錯 [詳細答案]

  • 1回答

    准媽媽在懷孕第4周的飲食安排

    孕媽確定懷孕後的第4周,要開始補充維生素了。在孕期,組織對維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易引起缺乏症。所以每日應補充維生素B1約1.5毫克。維生素B2每日也需要補充B21.6毫克,不然容易出現口角炎、舌炎... [詳細答案]

  • 1回答

    准媽媽在懷孕第一周的飲食安排

    懷孕第一周,準備懷孕的媽媽要補充葉酸,葉酸證實與胎兒的神經管畸形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計畫要寶寶的媽媽一定懷孕前開始補充葉酸。另外多吃瘦肉、蛋類、魚蝦、動物肝臟、豆類及豆製品、海產品、新鮮蔬菜、時令水... [詳細答案]

  • 3回答

    准媽媽在懷孕前飲食要注意什麼?

    保證充足的營養是孕育優質寶寶的首要前提,在備孕期間夫妻雙方要保證營養攝入的全面、均衡,適當的吃些可以增加生育能力的食物,這樣更有助於受孕。准媽媽在懷孕前和懷孕早期每天服用適當的葉酸幫助寶寶的發育。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