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准媽媽在孕期該如何對付各種皮膚感染?

我們對膿包並不陌生, 最常見的膿包就是痘痘。 “戰痘”的經歷, 幾乎每個人都有過。 不過, 如果膿包、膿腫、痘痘是出現在孕期, 那孕媽媽就要謹慎了!畢竟肚裡多了一個小寶寶, 用藥會不會對寶寶有傷害?如果不管它吧, 這個膿腫可能越長越大, 會不會擴散全身?——總之各種糾結。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孕期常見的膿包、膿腫知識, 供大家參考和瞭解。



小貼士
局限性的感染, 會導致膿腫形成。 膿腫形成時, 觸碰時會有疼痛、局部紅腫等不適, 膿液則是局部感染後, 機體炎症細胞、壞死組織混合液體。 膿腫形成大多數是是細菌感染的結局。
Advertisiment

首先, 孕期的膿包、膿腫和不懷孕時的膿包、膿腫沒有特殊區別的:風險因素類同, 不會因為懷孕本身或者免疫系統反應不同, 更容易長膿包。 膿腫形成時, 部分會自行緩解, 部分需要引流出來, 如果有必要, 還需要使用抗生素和止痛藥。 最終的目標是避免感染擴散全身。
如果合併糖尿病或者既往皮膚膿腫疾病, 更容易在孕期出現皮膚膿腫;最常見的皮膚感染元兇是金黃色葡萄球菌。 細分起來, 包括:
毛囊炎
毛囊炎是指單個毛囊單位的細菌感染。 毛囊及周邊軟組織的細菌感染, 我們稱之為癤。
如果感染進一步擴大範圍, 幾個鄰近毛囊及周圍組織的細菌感染叫癰, 癰的個頭很大, 也非常疼痛。
Advertisiment

如果皮膚膿腫很小, 可能自行破裂或者吸收。 請避免把膿包擠出來或者自行用針挑破膿腫, 這樣會增加感染擴散的幾率。 為了緩解不適感, 可以在家裡嘗試:
溫熱毛巾敷, 每次15-20分鐘, 每天3-4次;
肛周或者外☆禁☆陰的紅腫, 嘗試用溫水坐浴, 每次15-20分鐘, 每天3-4次;



避免自行用藥敷在膿包上, 請在醫生指導下局部使用抗生素軟膏。
如果出現以下情況, 請諮詢醫生:
膿腫周圍出現紅色條紋, 向周邊擴散, 提示感染向血液和淋巴結擴散可能;
膿腫大於1-2cm;
溫水或者溫毛巾熱敷後, 膿腫繼續變大;
出現發熱、寒戰、大汗、感覺虛弱等不適症狀。
這時候, 醫生通常會開具止痛藥、把膿腫引流;膿腫足夠大或者出現發熱的時候, 醫生會開具抗生素。
如果這個膿腫長在肛門周圍,
Advertisiment
有可能連接到骶尾骨的竇腔裡。 由於位置較深, 感染位置又不容易保持清潔, 通常需要手術引流、甚至把竇道徹底關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