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冬病夏治的5種中醫方法

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 主要是根絕“春夏養陽”原則, 結合天灸療法, 在人體的穴位上進行藥物敷貼, 以鼓舞正氣, 增加抗病能力, 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下面為大家介紹5種冬病夏治的中醫方法, 其中以穴位貼敷法效果最佳。

1、穴位貼敷

這一療法是在夏季三伏天, 根據中醫辨證理論, 採用中藥製劑貼敷於經絡上的特定穴位, 藥物經皮膚由表入裡, 到達經絡和臟腑, 來達到治療目的。 中醫用白芥子、元胡、甘遂、細辛、生薑等通絡、散寒、祛濕、補氣血的中藥研成細末, 調成泥狀, 根據病情選取不同穴位貼敷。

Advertisiment
貼的時候, 先用酒精消毒, 取直徑為1cm左右的膏藥, 用5cm×5cm的膠布貼在穴位上。 貼敷的部位一般以經穴為主, 臨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盲、大椎、中府、膻中等。

2、刮痧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按一個方向刮動, 刮痧能刺激經絡穴位, 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 出現青紫色出血點, 也就是俗話說的“痧”, 以改善局部微循環, 起到疏通經絡、舒筋理氣、祛風散寒的作用, 使人體的神經、迴圈、免疫、排泄等系統興奮起來, 加快新陳代謝。

3、拔火罐

拔火罐也是冬病夏治的常用中醫方。 用拔火罐冬病夏治的原理和刮痧差不多, 都是刺激經絡穴位, 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 來疏通經絡祛除寒氣。

4、割治

割治方法是把手指的末節正中割開一個小口,

Advertisiment
摘除少量皮下脂肪組織, 並在局部施行刺激。 該方法對於哮喘和消化道疾病有很好的療效。

5、艾灸

灸法一般用的是艾灸, 以艾葉為原料, 做成艾絨、艾柱和艾條, 用艾絨或其他藥物放置體表的腧穴或疼痛處燒灼、溫熨。 借灸火的溫和熱力及藥物作用, 通過經絡的傳導, 以溫通經脈、調和氣血、協調陰陽、扶正祛邪。 相比穴位貼敷、刮痧和拔火罐, 艾條是用實火祛除身體裡的濕寒之氣, 屬於勁道比較足的療法, 所以容易上火的人不建議用艾條, 否則內火加外火就會虛耗人體的津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