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類食物最易過敏

大部分的食物過敏都是因為下面的幾種食物:蛋、奶、花生、小麥、大豆、堅果(像是核桃、腰果等)、魚(像是金槍魚、三文魚、鱈魚等)和甲殼類水產(像是蝦、蟹、貝類等) 。 專家提醒大家, 爸爸媽媽都會在寶寶3~4個月的時候添加輔食, 可是這個階段也是最容易過敏的階段, 因此在添加輔食時, 一定要採用‘稀到濃’‘纖維-澱粉-蛋白-脂肪’還有‘少到多’的原則, 等到寶寶熟悉了再進行下一步的添加。

要是寶寶是過敏體質的話, 在誤食了致敏物以後就會出現過敏症狀。 寶寶不幸過敏了, 遠離過敏原, 是防止過敏的最直接的辦法。

Advertisiment
有時候寶寶接觸一些過敏物的時候, 過敏情況不明顯, 爸爸媽媽可能並沒有發現, 像是餅乾裡的蛋、奶或乾果粉末等, 所以最好還是問一下醫生。 專家建議:“有過敏家族史的寶寶, 可以晚半歲添加輔食, 延長母乳餵養的時間。 ”

消化道炎症是腸道過敏症發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因此寶寶的飲食一定要乾淨衛生。

過敏反應主要在皮膚和腸道

許多的媽媽很困惑, 為什麼食物會造成過敏呢?, 主要是因為寶寶的免疫功能還不成熟, 消化道的消化酶構成不完整。

除了母乳, 另外的食物對寶寶來說都很不熟悉, 要是免疫因數對某種物質敏感, 覺得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免疫系統及時作出反應, 例如濕疹, 主要是為了讓寶寶覺得身體不適從而不再進食此類“異物”;也有通過消化系統的排除反應,

Advertisiment
像是通過拉肚子排出“異物”, 因此過敏的類型也是很多的。

媽媽還要知道的是, 不是每次過敏都會有症狀, 就算是寶寶以前對某類食物不過敏, 不代表寶寶一直對此類食物不過敏。 專家提示, 要是寶寶有遺傳性對雞蛋過敏的病史, 可能剛剛吃的時候沒有過敏, 多吃幾次就會出現了。

輔食太單調反易致過敏

“門診中, 有一些爸爸媽媽只給寶寶吃豬肉作為輔食, 到了寶寶2歲, 還是只吃豬肉, 如此一來就造成了寶寶只吃豬肉, 在吃了魚類、蝦類、牛肉後會有不同程度的皮疹、腹瀉情況。 ”專家說到, “主要是因為剛剛開始的時候寶寶的飲食結構過於單調, 機體識別異種來源的能力不完善,

Advertisiment
因此過敏的情況就會更加嚴重。 ”因此在添加輔食時, 款式要豐富, 飲食結構不要太單調但是也不能夠混亂地添加不同的食物。

爸爸媽媽在添加輔食的時候要按部就班, 不要太急躁。 看看寶寶吸收的情況以及胃腸功能, 媽媽通常在寶寶3~6個月的時候給予添加輔食, 注意遵循“稀到濃”“纖維-澱粉-蛋白-脂肪”及“少到多”的原則添加。 比方說:添加水果的時候可以先給予1∶1稀釋的果汁15毫升, 然後再增加到30毫升(同樣1∶1稀釋), 一點一點增加量, 1個月後, 可以讓寶寶嘗試下果泥, 接著再讓寶寶吃果肉(不稀釋、摻雜粒狀果肉)。

過敏反應分成4種類型

第1型——過敏反應型:

大部分人出現的類型, 因為此類型過敏反應發生速度很快,

Advertisiment
所以也叫做速髮型變態反應, 像是吃了蛋黃後出現皮膚風團樣紅疹。

第2型——細胞溶解反應型:

吃了某類過敏食物後造成的貧血、血小板減少。

第3型——免疫複合物:

如紅斑狼瘡引起的皮疹。

第4型——遲髮型:

遲髮型過敏反應持續的時間較長。 接觸性皮炎、麻風和結核病等都屬於這類反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