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內向的孩子也能成功

李女士的兒子今年六年級, 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但是有些木訥。 她認為, 兒子現在的性格會成為未來發展的絆腳石。 因此, 她堅持不懈地為改變兒子的性格做著努力。 比如, 帶兒子出席各類聚會, 報名參加各種與演講有關的比賽等。 然而, 在這樣高強度的訓練下, 孩子並沒像李女士期待的那樣變得性格開朗, 話反而更少了……

很多父母都像李女士一樣, 希望通過各種訓練, 改變孩子的性格。 那麼, 孩子的性格通過訓練可以改變嗎?內向真的是成功的絆腳石嗎?為此, 本版組織了一組文字, 讓我們來聽聽專家、家長的聲音。

Advertisiment

內向的孩子也能成功

黃國勝

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 很多人說:“性格決定成敗”, 所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都希望通過各種努力, 讓孩子的性格變得完美, 以求能最大限度地獲得成功。 家長的美好願望無可厚非, 但這裡我們要弄清楚幾個問題。

首先, 什麼是“性格”。 事實上, 生活中我們所說的“性格”, 基本上包括了心理學上的“氣質”和“性格”兩個概念。 氣質是指個體不以活動目的和內容為轉移的典型的、穩定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性, 是一個人心理活動在發生速度、靈活性、強度和指向性等方面特徵的綜合。 它決定於生物學因素, 也就是說, 它來自遺傳, 是穩定的, 不易改變。 氣質分為多血質、膽汁質、黏液質和抑鬱質四個典型類型。

Advertisiment
我們常說的活潑好動、思維靈活的外向性格多是指多血質和膽汁質, 而安靜沉穩, 不善交往的內向性格多是指黏液質和抑鬱質。 心理學意義上的“性格”指的是一個人對現實的穩定態度和習慣化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徵, 比如勤奮、慷慨、誠實、禮貌、遵守時間和規則等, 它是環境的產物, 是人社會化的結果, 是人的社會屬性。 所以, 人的性格尤其是小孩子的性格, 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進行適當改善的。 不過, 我們所說的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 它受遺傳影響, 不易改變。

其次, 性格有優劣之分嗎?很多人認為, “性格決定成敗”, 認為這個“性格”有—個固定的模式, 只要是符合這個模式的性格,

Advertisiment
都可以獲得成功。 事實不是這樣的。 不同的行業對從業人員有不同的要求, 並不是只有外向的人才能擁有一份好工作, 內向的人擁有同樣的機會。 比如做教師, 要求善於溝通;科研工作者, 就要求性格沉穩, 能沉下心去。 “性格決定成敗”說的是能否在瞭解自身的基礎上, 找到適合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