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入學在即,兒童弱視很高發,如不重視將會致盲!

每到開學季, 各大醫院的眼科都會接收很大一批兒童患者, 有的是近視, 有的是弱視, 還有的是兩者都有。

一位眼科朋友講, 她昨天一天時間接了近30名弱視、近視的兒童, 其中一個三歲的小朋友居然弱視問題相當嚴重, 家長也是發現孩子看電視的時候總喜歡眯著眼才發覺不對, 來看醫生的。

兒童患了幼兒容易得的疾病, 是最容易治療的, 朋友講。 還有一位差不多50歲左右的大姐來諮詢, 也是弱視, 現在視力狠模糊, 問有沒有辦法治療。 朋友很遺憾地講, 你現在才來已經晚了。 說白了, 這位大姐只能等著視力越來越模糊,

Advertisiment
最後成為不可治盲證, 也許什麼都看不見了。

說了這麼多, 什麼是弱視呢?

也即是眼球無明顯器質性病變, 而單眼或雙眼矯正視力後仍達不到1.0者稱為弱視, 通常發生在幼兒期。 有先天性原因也有後天性原因。 先天性原因即是父母高度近視, 遺傳給了孩子。 還有一種是因為孩子在胎兒時期或嬰兒時期, 因為一些不利因素導致眼內組織發育不完善所致。

那後天性原因, 大多和孩子嬰幼兒時期經常性不當姿勢看電視, 玩手機等有關, 致使眼底黃斑部中心的神經細胞發育不良, 形成弱視。

弱視不是簡單的影響視力, 影響健康這麼簡單。 發現視力有異常, 一定要儘早就醫, 不可自我判斷, 錯當近視治療或者佩戴近視鏡,

Advertisiment
就以為問題解決了。

如果幼年時期不重視, 將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很容易發展成高度近視, 甚至有可能產生一系列的病理性改變, 如青光眼、白內障等。 這還不算完, 進入中老年時期, 還很有可能視力越來越模糊, 甚至完全看不請, 成為盲人。 經調查統計, 有超過三層的老年盲證都是由幼年弱視演變成的。

針對兒童弱視, 兒科專家建議:一定要儘早發現, 儘早治療, 越早越好, 且不可耽誤, 以免追悔莫及。

年齡越小, 痛苦越小, 視力重新發育的機會也就越大, 效果當然更好。 臨床上年齡最小的診治患者在一歲, 最大年齡也不要超過6歲, 通常在1—2歲即可進行手術治療。 如果年滿6歲再治療, 哪怕是手術, 效果也會差很多,

Advertisiment
如果過了12歲, 手術已經無效, 眼底發育機能已經定型, 基本上視力無再次發育的可能。

如果你發現孩子有以下症狀, 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去眼科檢查。

1, 孩子不管看什麼都習慣性地湊近距離看, 甚至眯著眼睛看、斜著眼睛看或者斜著頭看東西。

2, 不喜歡看動態物體, 尤其是運動著的物體。

3, 對強光照射不敏感, 甚至都不眨眼。

4, 正面注視孩子眼睛時, 發現眼內有白光。

即使孩子表面上看上去很正常, 只要有以上其中一條症狀, 就要重視起來, 儘早帶寶寶做檢查。

為了孩子未來的光明著想, 建議:

一, 每年一次視力篩查, 直至成年。

二、膳食中注意營養搭配, 多注意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C、新鮮果蔬、鈣的攝入。

三、儘量減少寶寶看電視、玩手機、Pad的時間,

Advertisiment
或者乾脆不玩。

四、發現孩子有不良視覺姿勢時一定要及時給寶寶糾正, 如躺著看、趴著看、伸頭看、歪著脖子看等。

也會有一些家長抱怨醫生診治不徹底, 弱視再次復發。 鴿子想說的是, 只要是在6歲以內治療的兒童, 術後家長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一起配合醫生治療及後期護理得當, 再根據醫囑定期複診, 不要太過於心急, 孩子的弱視是可以治好的。 如果不配合醫生治療, 哪怕視力有所提升也有可能再次回到原點的, 導致弱視復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