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識字能力7歲才成熟

很多人認為孩子認字要趁早, 甚至恨不得在孩子咿呀學話時便開始看圖識字。 近日, 浙師大心理系曹曉華副教授等研究者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兒童大腦裡的漢字識別機制到7歲才初步成熟, 因此教孩子識字未必越早越好。

曹曉華等的研究文章得到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著名心理學家Marlene Behrmann教授的肯定, 並被Marlene Behrmann推薦至Faculty of 1000。

Faculty of 1000是由來自美國哈佛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等全世界2500名國際頂級醫學或生物學專家組成的國際權威機構。 該機構根據對當前世界生物醫學和臨床實踐的貢獻程度和科學價值,

Advertisiment
每年對全球最新SCI文章總數不足千分之二的優秀醫學或生物學論文進行推薦點評, 是一項很高的學術榮譽。

看到一個漢字和一幅線條圖畫時, 我們幾乎不需要時間就可以分辨出哪個是我們語言中的文字, 哪個只是一幅畫。 但是, 在心理學實驗室裡, “不需要時間”就變成了一個我們很難感覺到的極短時間――170毫秒。 正是在170毫秒中, 我們的大腦, 幫我們區別了漢字和線條圖畫。

建立於2005年的浙師大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科研實驗室, 擁有整套研究大腦活動的近紅外成相設備。 曹曉華等通過該實驗室先進的128導EGI腦電儀, 對二至六年級的小學生閱讀漢字時的腦電波進行了採集分析。

他們發現, 在小學生閱讀漢字時的腦電誘發反應的170毫秒內,

Advertisiment
漢字誘發的腦波幅度顯著強於線條圖畫誘發的腦波幅度, 並且這種腦波產生的區域, 明顯偏向于左腦。

曹曉華介紹說, 人們常說左腦具有語言功能。 我們讀到漢字, 大腦會有專門的區域來加工這些漢字的視覺形狀資訊, 這個專門區域就在左腦, 心理學上把這種能力稱為“專家化技能”。 曹曉華認為, 這種技能與學習經驗和大腦成熟都有關係。

曹曉華髮現在7歲兒童的大腦就已經可以在看到漢字和線條圖170毫秒後, 辨別出哪一個是漢字, 並且這種識別工作發生在左腦。 這意味著, 而把漢字作為一種與語言相關的圖像, 在大腦的專門區域進行處理, 是大腦發育和學習的共同結果。 曹曉華指出, 6歲左右正是兒童識字的關鍵時期。

Advertisiment

曹曉華說:“如果我們證明大腦的這種專家化技能, 是在哪個年齡段形成、受哪些因素影響, 那麼這些知識就可以直接指導幼稚園和小學的漢字教學。 而且家長也會知道, 大致什麼時候教小孩漢字學習比較合適了。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