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飲食>正文

兒童解毒能力弱應慎食彩色食品

本報訊 (記者雷坤 實習生潘彧) 今天是第十八個學生營養日。 記者走訪發現, 廣州近半中小學生過著“早餐慌慌張張、午餐胡亂湊合”的生活。 這樣, 孩子們的營養不均衡, 加上看電視電腦太多, 運動不夠, 從而使城市中小學生出現兩極分化:要么是小胖墩兒, 要么是“豆芽菜”, 甚至在高考體檢中, 有個別中學生已經被查出患了高血壓。 因此, 營養學專家蔣卓勤呼吁, 中小學校開設飲食衛生及營養課, 告誡小學生慎吃色彩鮮艷的零食, 以免給未來的生活埋下“健康地雷”!

調查:近五成中小學生中午吃快餐

近日,

Advertisiment
記者在午餐時間走訪了市內幾所小學及中學, 發現幾乎每所學校附近都有一條“小吃街”, 而他們的午餐顧客, 80%都是中午放學的學生仔。

5月17日中午, 在市八一實驗小學校門口的一家燒臘大排檔, 兩個五年級的男生對記者說, 他們家離學校太遠, 所以中午經常到這家店吃燒鴨飯。 記者看到, 燒臘店旁邊還有一家福建沙縣小吃, 里面也是人頭攢動, 不少穿著校服的學生三三兩兩圍坐在桌前。 而在廣州市育才中學附近, 幾名初中生則表示, 快到中考了, 回家吃飯太耽誤時間。 他們說, 其實學校有食堂, 但口味單一, 所以大家常到這些小吃店“打游擊”。 當被問到有沒有考慮到午飯的營養搭配的時候, 女生的回答一般都是“有”, 而男生則考慮得較少。

Advertisiment

專家:中學生營養問題重于小學生

“中學生的營養問題比小學生更嚴重。 ”中山大學營養學教授蔣卓勤不無擔憂地說, 廣州推行課間奶已有多年, 但效果一直不太理想, 而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 推行課間奶的學校呈下降趨勢。

除此之外, 和小學生相比, 中學生在外就餐的比例更高, 有些中學生晚上要上自習, 一日三餐都在外解決, 家長根本無法監控他們到底吃沒吃、是不是在吃垃圾食品。 有的中學女生為了追求骨感, 不吃飯當減肥, 還把飯錢省下來買流行飾品, 可她們的父母卻被蒙在鼓里。 還有的晚上開夜車學習, 夜里睡得遲, 早上想多睡會兒, 來不及吃早餐就慌慌張張出門了。

呼吁:應開飲食衛生及營養課

Advertisiment

“盲目偏食、亂吃零食尤其是彩色食品, 加上運動不夠, 導致青少年容易出現兩個極端, 要么是小胖墩兒, 要么是豆芽菜。 ”蔣卓勤說, 學校應開飲食衛生及營養課, 讓中小學生了解到不良飲食帶來的危害。

蔣卓勤指出, 從2004年公布的全國營養調查結果來看, 和1992年相比, 3歲~18歲青少年的身高10年間平均增加了3.3厘米, 營養不良和貧血的患病率都明顯下降, 說明中小學生的營養水平在提高。 但調查結果也顯示, 營養不均衡、食物搭配不合理是人們不得不面臨的新問題, 其中維生素a、鈣以及維生素b2缺乏較嚴重。

蔣卓勤建議, 高中應設課間奶。 一天中, 早餐應占一日能量的30%, 午餐應占40%, 晚餐應占30%。 早餐喝1杯牛奶加1個雞蛋加一個面包,

Advertisiment
課間可吃點水果, 這種搭配是100分。 只吃牛奶加面包, 算及格, 但讓人擔心的是不少學生連及格都達不到。

專家列出的青少年營養四大“殺手”

彩色食品:兒童解毒能力弱, 彩色食品中含的色素、糖精等可能是他們的“健康殺手”。

奶類偏少:很多農村地區根本沒牛奶, 而城市內很多高中不設課間奶。

零食太多:零食都是高熱量、低營養的食品, 不僅容易讓孩子變成缺乏維生素的小胖子, 更有甚者, 使得高血壓、糖尿病等老年病提前襲擊青少年。 “在高考體檢中, 廣州已發現過個別患高血壓的學生”。

運動太少:不少孩子吃完大餐不運動, 從而使能量淤積在體內, 讓肥胖問題更嚴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