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興趣班 究竟該報不該報?

其實, 望子成龍的心情, 古今中外的父母都差不多, 如果自己的孩子整天無所事事“虛度光陰”, 父母們都會受不了。 但孩子“虛度光陰”是一種罪惡嗎?對孩子們來說, “虛度光陰”是一種休息和能量儲備, 反而是大人對孩子的過多安排會扼殺孩子的獨立性和創造力。

一到長假期間, 各大兒童興趣班的招生簡章就貼得到處都是, 有學英語的, 有學舞蹈的, 有學畫畫的, 有學鋼琴的, 有學珠算、心算的。 讓孩子學覺得孩子的確累, 不讓孩子學又害怕他將來和同齡人差落大, 孩子的舉班, 究竟該不該報呢?

1.正確看待幼兒興趣班

Advertisiment

對於幼兒的興趣班, 應該分角度來看。 一方面它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必然產物, 確實為幼兒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條件和平臺。 而且幼兒也有這些方面的需求, 幼兒的潛能和天賦需要發現和挖掘, 更需要去培養, 錯過了關鍵期, 成長的速度就會慢下來, 更不會達到理想的效果。

另一方面, 是由於市場競爭和觀念的不當導致興趣班在動機、組織、教育方法甚至宣傳上的不良影響。 比如有些單位或者組織把幼兒興趣班看作掙錢的好機會, 功利的動機直接造成了品質的下降。 比如家長們把參加興趣班延伸為互相攀比競爭, 似乎孩子能否成才就是看在興趣班裡表現的好壞, 甚至關乎到家長的名譽和臉面,

Advertisiment
這樣必然會加重幼兒的身心負擔。

再比如, 有些興趣班教學內容和方法都不得當, 不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需求和水準, 沒有保護和激發起孩子的興趣, 反而扼殺了幼兒的興趣, 是誤人子弟、不負責任的做法。

2.家長的正確做法

年輕父母看待幼兒興趣班要一分為二, 從實際出發, 量力而行。 首先要觀察孩子, 發現孩子, 以孩子的需求和發展為前提。 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孩子在某方面或某些方面是否具有鮮明的興趣或潛在的興趣, 然後再考察興趣班的老師以及教學水準, 在徵求孩子的意見之後再決定是否讓孩子參與。

在參與興趣班的同時, 家長要放寬心態, 別把在興趣班裡的成長看作幼兒遊戲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

Advertisiment
不要給孩子壓力和任務。 培養他的興趣是第一位的, 保持他在這方面發展的潛力是最重要的。

同時, 家長要經常與老師溝通, 瞭解幼兒在興趣班內的狀況, 並採取相對應的幫助和支持。 切忌按家長意志行事, 一切要以尊重孩子為原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