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皮膚病“丘疹性蕁麻疹”

夏天是大自然生命力旺盛的季節, 不僅孩子喜歡出來玩耍, 小昆蟲們也陸續開始活躍, 尋覓捕食。 孩子們皮膚又薄又嫩, 最容易被一些昆蟲“親密接觸”。 因而“丘疹性蕁麻疹”, 即百姓常說的“蟲咬皮炎”, 常常是困擾爸爸媽媽們的夏季常見兒童皮膚病。

丘疹性蕁麻疹是什麼引起的?

丘疹性蕁麻疹大多是蟲咬所致。 致病的蟲子有蚊蟲、臭蟲、跳蚤、蝨子、蟎蟲等。 蟲在吸吮人體液的同時, 也會釋放出一些毒素如蟻酸\組胺\激肽和其它蛋白類毒素, 引起皮疹及瘙癢。

蚊蟲咬多在外露部位。

臭蟲常晝伏夜出, 白天躲在床板縫隙中,

Advertisiment
晚上出來覓食。 它的活動很慢, 所以被咬部位往往呈線狀的、一串幾個。

跳蚤的彈跳能力驚人, 能從地面蹦到小腿上叮咬, 所以皮疹大多在小腿及足背上外露的部位。

蟎蟲很小, 肉眼通常無法看到, 可以分佈在涼席、被褥、沙發、毛絨玩具等處, 以人的汗液、分泌物、脫落的皮屑為食, 繁殖速度極快, 當躺在孳生有塵蟎的涼席或被褥時, 夏天身體時常出汗, 就容易使蟎蟲附著於皮膚和叮咬。

丘疹性蕁麻疹的皮疹表現有哪些?

蟲咬後的皮膚反應因人而異。 蟲咬時, 蟲體釋放出毒素。 皮疹的輕重主要取決於機體對這些毒素的反應。

有些患兒可毫無反應或反應很輕;

有的患兒會在被咬的部位出現綠豆至花生米大小的紅色瘀點、丘疹、風團或瘀斑,

Advertisiment
自覺癢, 短則數小時, 長則1-2天就會消退了;

有的患兒可以在蟲咬部位長出一個半球形隆起的緊張性大水皰, 有時皰可如蠶豆般大, 內容清, 周圍無紅暈。 少的1-2個, 多的可達數十個。

以上二種專業上即被稱為“丘疹性蕁麻疹”。 患兒常伴有非常劇烈的瘙癢, 抓破後可繼發皮膚感染。

在一些特殊體質的兒童如患有濕疹的患兒, 蟲咬後的反應往往會更加強烈, 持續時間很長。

還有過敏體質者, 由於對毒素過敏, 可在遠離蟲咬的部位出現皮疹。

更為嚴重的是, 有的嬰幼兒被叮咬後可發生血管性水腫, 如包皮、手背、面部等組織疏鬆部位好發。 嚴重者可有局部化膿、附近淋巴管炎、淋巴結腫大甚至發熱等不適。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