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兒童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

[病因]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種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本病由腮腺炎病毒引起。 傳染源為早期患者和隱性☆禁☆感染者, 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
[症狀]
起病急, 有發熱、畏寒、頭痛等感染中毒症狀。 一側或雙側腮腺非化膿性腫痛, 以耳垂為中心, 觸之有彈性☆禁☆感及輕度壓痛, 腮腺管口紅腫。
可併發頜下腺炎、舌下腺炎、睾丸炎、腦膜腦炎、胰腺炎等。
不典型病例可無腮腺腫脹, 而僅出現腦膜腦炎、睾丸炎、頜下腺炎或舌下腺炎。
[檢查診斷]
流行病史。 冬春季節, 當地有本病流行;或於病前2~3周內有與流腮患者接觸史。
Advertisiment

血清、尿澱粉酶檢查, 補體結合試驗、血凝抑制試驗、酶聯免疫吸附法及間接螢光免疫檢測IgM抗體, 從唾液、血、尿、腦脊液分離病毒可助診斷。
血象:白細胞總數大多正常或略低, 淋巴細胞相對增多。 有併發症時白細胞計數可增多。
血清及尿澱粉酶測定正常或輕度至中度增高。
病原學及血清學檢查。 可作血清補體結合試驗、血凝抑制試驗及病毒中和試驗等, 均可出現陽性結果。
應注意與下列病症相鑒別:
急性頸部及耳前淋巴結炎;多有局部病灶(如中耳炎、咽峽炎等), 腫塊邊緣清楚, 質地較硬。 血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白細胞一般升高。
化膿性腮腺炎:多發生於慢性☆禁☆感染, 全身抵抗力降低之後, 腮腺腫脹為一側性, 邊界較清楚,
Advertisiment
局部紅腫熱痛, 壓迫耳下腫脹部位可見有膿液自腮腺導管口排出。
[治療]
一般治療。 重症應臥床休息, 直到體溫正常, 腮腺腫消。 予半流質或軟食, 避免吃酸性食物。 常漱口, 保持口腔清潔。
藥物治療。 干擾素有抗病毒功效。 本病一般不用抗菌素, 在高熱、頭痛及腮腺疼痛厲害時, 可在醫生治到下口服解熱鎮痛藥, 如阿司匹林等。
[外敷療法]
鮮馬齒莧一把, 搗爛敷患處。
鮮蒲公英一把, 搗爛後用雞蛋清調勻敷患處。
野菊花葉搗爛敷患處。
綠豆粉研細, 用蛋清調成糊狀, 塗於患處, 每日數次, 可治腮腺炎, 一般4天左右可愈。
馬鈴薯1個, 以醋磨汁擦患處, 幹後再擦, 不間斷。
仙人掌外貼法。 取新鮮仙人掌用針剖開, 以切面或搗泥外敷患處。 每日更換1次。
Advertisiment

[預防與調理]
寶寶可在出生後14個月常規給予減毒腮腺炎活疫苗或麻疹、風疹、腮腺炎三聯疫苗, 血清抗體產生可達98%, 少數在接種後7~10天發生腮腺炎。 也可採用噴鼻或氣霧法。
流行期間少去公共場所, 可採用腮腺炎減毒活疫苗肌注預防。 對易感者採用腮腺炎減毒活疫苗做噴喉或氣霧吸入, 保護率可達100%。 有接觸史的易感寶寶, 可用板藍根15~30克煎服, 或板藍根沖劑沖服, 連服3~5天。
發現寶寶患病應及時隔離治療, 至腮腫消退5天左右為止, 易感寶寶應檢疫3周。 對患兒要儘快隔離, 並限制活動量, 囑其臥床休息。 要多喝白開水。 經常用淡鹽水漱口, 以保持口腔清潔。
患病期間要吃流質及軟食, 如綠豆粥、綠豆湯或大米粥、菜粥等。 避免酸性食物和刺激性食物,
Advertisiment
如蔥、薑、蒜、辣椒等。 油膩食品儘量少吃或不吃, 如巧克力、霜淇淋、油炸食品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