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氣質類型與培養兒童氣質的好方法

在美國, 氣質研究是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 行為科學家設計的量表和客觀觀察, 能將氣質很科學地歸類和評量, 兒童心理學者也總結出一套適合不同兒童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步驟, 此外, 臨床研究工作者也探討過兒童氣質問題與伴發或繼發的病理心理問題之間的關係。

有學者認為, 屬困難氣質的、難於撫養的嬰幼兒, 隨年齡增長, 70%會出現行為問題。 困難氣質的嬰幼兒3——7歲時, 較對照組易出現行為問題。 有人指出, 3歲時易害怕的孩子, 長大以後易出現神經症行為, 而表現不安、多動的嬰幼兒, 在青少年期易表現為違紀行為。

Advertisiment
另有研究發現, 4個月時的嬰兒, 如果是高度運動覺醒狀態, 對刺激易激惹, 長大容易變成膽怯、害羞的孩子, 而另一部分不易激惹、低運動覺醒的嬰幼兒, 易變成開朗和社會化好的孩子。

氣質是條線索, 讓我們可以看清孩子的特性, 知道某種行為是他的氣質所致, 根據孩子的氣質, 用合適的方式來教養孩子, 這就是為什麼現代的父母和教師需要瞭解兒童氣質的原因。

很多研究結果提示, 觀察兒童的氣質越早越好。 父母和教師要體諒和理解有些孩子由於氣質特徵, 以及他們在學習上、與人和環境相處上所遭遇的困難。 我們要伸出溫暖的、支持的手, 更積極地引導孩子在家庭的人際關係經驗中,

Advertisiment
逐漸發展出一種最能適合他的氣質特點的生活方式, 使他們的生理和智力上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

孩子的確需要我們的説明, 説明他們尋找在生活中克服困難和學習取得成就後的快樂, 這快樂是支持他們繼續探索、奮鬥的永恆動力。 當孩子長大獨立後, 童年時代父母和老師與他共同努力的經驗, 將是孩子一生裡最溫暖的記憶, 在今後人生的逆境中帶給他最溫暖、最有力的鼓勵。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