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安全用藥的基本常識

物既有治療疾病的有利作用, 又有不良副反應的有害作用。 兒童因其各項機能發育不完善, 對藥物毒副作用耐受差, 更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 為此, 家長有必要瞭解基本的兒童安全用藥常識。 藥物既有治療疾病的有利作用, 又有不良副反應的有害作用。 兒童因其各項機能發育不完善, 對藥物毒副作用耐受差, 更易發 生藥物不良反應。 為此, 家長有必要瞭解基本的兒童安全用藥常識。

由於兒科疾病大多危重多變, 要求用藥準確、劑量恰當。 故在兒童生病時, 一般應到醫院進行正規的診斷和治療,

Advertisiment
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醫生會根據病情, 合理選擇藥物和給藥方法, 並計算給藥劑量。 家長切忌不遵醫囑, 自作主張, 貽誤病情。 當兒童根據醫生的建議在家接受藥物治療時, 家長適當掌握常用藥的藥物性能、作用機制、毒副作用、適應症, 以及藥物劑量的計算方法和用藥方法, 可對兒童安全用藥產生較大的幫助作用。

藥物選擇

要根據小兒的年齡、病種、病情和一般情況慎重選用, 不能隨便濫用, 合併使用的藥物不宜過多, 不必要者儘量不用。

抗感染藥物

小兒易患感染性疾病, 常用抗感染藥物是抗生素類或磺胺類藥物, 即所謂的“消炎藥”。 但需要指出的是抗生素容易引起腸道菌群失調, 使微生態紊亂, 甚至引起真菌或耐藥菌感染,

Advertisiment
部分抗生素還可能引起肝腎損害,影響血液系統, 因此, 選用抗生素一定要嚴格按照適應症。 如小兒最常見的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即“感冒”, 90%以上是病毒引起, 治療主要是抗病毒及對症處理, 一般不需用抗生素。 抗病毒可選用病毒唑口服3~5天, 該藥目前不主張靜脈點滴, 以免引起血液系統疾病等副作用。 還可酌情選用一些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作用的中成藥。 如感冒沖劑、小兒清熱解毒口服液、雙黃連、咽扁沖劑、清開靈沖劑等。 如果患兒病情較重, 繼發有細菌感染, 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運用抗生素治療。 此外, 小兒另一常見病腹瀉, 有些需要抗感染治療, 還有相當一部分是不需用抗菌藥的。 至於孩子屬於哪種腹瀉,
Advertisiment
是否需抗感染治療, 要化驗大便, 經醫生檢查後才能最後診斷, 千萬不能隨便買點抗生素給孩子服用。

病案:林某, 女, 2歲。 因流涕、發熱, 家長給服用頭孢類抗生素, 一天后仍發熱, 家長認為是劑量不夠, 就在說明書給出藥量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倍, 並加用阿奇黴素和清熱解毒的中藥兩種, 還有退熱藥及治流涕的藥, 兩天後患兒病情仍未緩解, 且出現乏力症狀。 來醫院就診, 查血常規提示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明顯降低, 醫生囑其停用正在使用的所有藥物, 注意休息及多飲水, 並用了一些升白細胞的藥物, 一天後患兒熱退, 兩天后血常規也恢復了正常。 其實該患兒只是患了普通感冒, 而家長濫用藥物, 隨意加大用量, 給患兒造成了不必要的傷害。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