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化妝品新規4月1日實施 部分品牌仍在“美白”

從4月1日起,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定的《兒童(含嬰幼兒)化妝品申報與審評指南》新規將正式實施。 昨日, 記者走訪本市多家賣場發現, 新規中要求避免使用的“美白”、“嫩白”等字眼依舊普遍存在。
部分產品仍在“美白”
按照此次新規內容, 要最大限度地減少兒童化妝品配方所用原料品種, 對香精、防腐劑堅持少用或不用原則, 不宜有美白、去痘、脫毛、止汗、除臭等功效成分。
昨日, 記者走訪部分超市、百貨店及嬰幼兒用品市場發現, 有5種暢銷品牌號稱具有“美白”“嫩白”等功效。 比如嬰兒特潤嫩白霜、兒童溫和潤白潔面乳等,

Advertisiment
都出現了“嫩白”“潤白”“保濕”等字眼。
據調查, 目前本市正規管道銷售的所有兒童化妝品, 在瓶底、瓶身、產品包裝盒還有產品附帶掛牌上, 都明確帶有成分標示。 據不完全統計, 除兒童爽身粉外, 沐浴露、洗髮精、潤膚霜、潤膚露等所有產品的成分標示所含元素均超過10種。 以某品牌某款嫩膚露為例, 其配方包括水、甘油、香精、鯨鈉醇等成分, 總數超過25種。 記者調查後發現, 僅大坪某超市里, 超過九成的知名兒童化妝品都含有香精成分, 不過在外包裝的標示中, 並未出現防腐劑。
新規推廣效果有待考驗
對於新規, 多數消費者持歡迎態度。 記者在賣場隨機採訪了幾位消費者, “給孩子買這類產品時肯定要看看有沒有有害成分,
Advertisiment
但那些化學元素真是看不懂。 ”“除了水和油, 太多化學元素肯定對皮膚有影響, 所以給孩子護膚不能依靠潤膚霜。 ”多位年輕母親這樣認為。
不過, 也有一些消費者表示, 雖然新規的出發點尚好, 但是否達到預期的效果, 還需要時間考驗。 在我市一家國有銀行供職的楊小姐提出, 在新規中卻多處出現“應堅持”“應選用”“不鼓勵”等字眼, 這讓她不禁產生疑問:新規是否是強制性推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