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不衛生的飲食行為如何糾正?

吃飯時用手亂抓, 到處亂撒, 弄的手、口、臉和衣服都很髒;常剩飯底兒;飯前不洗手, 飯後不擦嘴;經常喝生水, 吃水果不洗或不削皮;在大街上吃東西等, 均屬於不衛生的飲食行為, 如何矯正呢? 
1、首先要深入淺出, 生動形象地講明不衛生飲食習慣的危害。 因為有些行為是孩子不懂道理所致。 在講清道理的基礎上, 再採取孩子能夠接受的矯正措施, 就會大大增強孩子克服這些行為的自覺性。  
2、觀察分析孩子形成不良飲食習慣的具體原因, 對症下藥。 例如:孩子吃飯不乾淨利索, 到處亂撒, 用手亂抓, 這很可能是由於孩子還沒有熟練掌握手勺或筷子的技能所致,
Advertisiment
並不是故意所為。 這就需要訓練正確用勺和筷子的技能。 訓練不能是逼迫性的, 而要以遊戲的方式, 溫和的口吻, 由易到難地提出一個個具體的目標。 例如:首先訓練孩子的握勺動作, 只要動作正確就要加以強化。 然後訓練他把固體食物, 如花生米、鹹菜、米飯等送到嘴裡, 完成這一任務就給予強化。 在此基礎上逐漸讓孩子用勺吃半流質或流質食物。 開始可能要撒一些, 但絕不能批評, 要多給予鼓勵。 一旦能用勺乾淨利索地吃流質食物就可以訓練使用筷子了, 訓練仍然要從握筷子的姿勢開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