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子是我的一面鏡子

兒子5歲, 學鋼琴已有近一年。 這完全是他的興趣所在, 我這個媽媽當然是大力支持。 總體上, 兒子學琴、練琴很認真、很努力, 但是天天練, 也總有厭煩的時候。 為了讓他能堅持下去, 我軟硬兼施, 想盡了各種辦法, 可孩子終究是孩子, 沒什麼進步。 於是, 我這個工作之餘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兒子教育身上的媽媽, 像大多數家長一樣, 開始焦慮、訓斥、發火……直到那一次。

那一次, 兒子練完琴, 我心血來潮, 坐到琴凳上, 也想彈一彈。 兒子很興奮, 像模像樣地搬把椅子坐在我身後側, 說要指導我練琴。 我剛磕磕絆絆地彈完一首曲子,

Advertisiment
屁股就被蹬了一腳, 我趕緊回頭。 兒子也站了起來, 小手掐著腰, 神氣地振振有詞:“你彈錯音了, 重彈!”我很吃驚!不是驚訝於他能聽出我彈錯的音, 而是驚訝於他踹了我一腳這個舉動。

仔細回想了一下, 我確實踹過他的屁股。 有一次, 在他總彈錯音時, 我忍不住急躁地朝他大喊, 結果越喊他越出錯, 最後生氣的我就踹了他一腳。 而今, 兒子這一腳, 真是當頭一棒啊, 頓時令我清醒。

兒子從小就是一個精力旺盛、好奇愛動的“淘小子”。 在成長的過程中, 沒少挨我的斥責。 事後想想, 一個還不大懂事的小娃娃, 能犯多大的錯呢?可是, 當時自己就是控制不住情緒, 朝他發火, 還覺得這是為他好。 都說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而今,

Advertisiment
我已清晰地看到鏡中那個急躁不能自控的自己。

很顯然, 問題出在我身上。 作為媽媽, 我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極大地影響了孩子的行為和心理健康。 明白了這個道理, 我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遇事先讓自己冷靜下來, 開口說話前先站在兒子的角度考慮他的感受, 嘗試多種方法管理自己的情緒。

事情發生時, 扭頭離開現場一分鐘, 讓自己冷靜下來。 孩子把玩具丟得到處都是, 把飯菜灑在桌子上, 把白色的牆畫得亂七八糟……如果你就在現場眼睜睜看著它發生, 很少有人能淡定地聽之任之。 這時, 我會強迫自己閉緊嘴巴, 離開現場一分鐘, 做幾次深呼吸, 告訴自己“兒子也不想搞得這麼糟糕的”。 一分鐘後, 返回現場, 給兒子一個微笑,

Advertisiment
告訴他:“沒關係, 我們一起來做好!”

戴藍色彈力手環。 每次, 自己忍不住要發火或批評兒子時, 就用力彈自己手腕, 讓疼痛告訴自己:“我對兒子的負面語言或負面情緒發洩, 也會給兒子的心靈造成‘陣痛’。 ”由此, 我逐漸減少了對兒子的批評。

定期進行總結, 並做記錄。 除了用日記記錄兒子的成長, 我也給自己準備了一個日記本, 記錄“媽媽的成長”。 每週, 我都會總結回顧一下本周我和兒子之間發生了哪些不愉快的事情, 檢討反思自己哪裡做得不好, 做得好的繼續堅持下去。

漸漸地, 我們的生活中少了訓斥, 少了爭執, 多了一份心平氣和的溝通, 多了一份平淡生活中的快樂分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