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先天性肥厚幽門狹窄 新生兒嘔吐背後的殺手

新生兒出生後如果出現哺乳後嘔吐頻繁, 甚至伴有身體消瘦、體重不增反降等情況, 家長們就需要及時就醫排除是不是患有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 今天家有寶寶育兒網的小編就來為你詳細講解關於先天性肥厚幽門狹窄的詳細內容。


病理原因


1、遺傳因素
雙親有幽門狹窄史的子女發病率可高達6.9%。 若母親有此病史, 則其子女患病的可能性將增加三倍, 發病的概率為男寶19%, 女寶為7%;父親有此病史者, 則分別為男寶5.5%和女寶2.4%。 常見於高體重的男嬰, 但與胎齡的長短無關。

2、神經功能發育不良
醫學研究者認為神經節細胞直至生後2~4周才發育成熟,

Advertisiment
因此, 許多學者認為神經細胞發育不良, 幽門肥厚層神經叢和神經節細胞有改變, 肌間神經叢發育不全, 引起幽門痙攣, 是引起幽門肌肉肥厚的原因。

3、胃腸激素濃度過高
科學家認為孕婦在懷孕後期由於情緒焦慮使血清胃泌素濃度升高, 並通過胎盤進入胎兒, 加以胎兒的定向遺傳基因作用, 引起幽門長期痙攣梗阻既而發病。

4、肌肉發育過度
胚胎期幽門部發育過程中, 肌肉發育過度, 使幽門肥厚而引起梗阻。
5、環境因素
明顯的季節性高峰是春秋季, 推測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
症狀表現


1、嘔吐
典型症狀是嘔吐, 從2-4周開始逐漸加重, 在每次餵奶後都有噴射性嘔吐, 嘔吐物為奶汁及胃液,
Advertisiment
不含膽汁。 嘔吐嚴重的新生兒, 還可能嘔吐刺激性胃炎、胃粘膜出血引起的咖啡色血性物。
2、腹部凸起
新生兒的上腹部可以看見胃形, 能用手指觸摸到橄欖形腫塊。
3、脫水、營養不良


新生兒由於頻繁嘔吐, 只有少量奶的汁通過幽門進入腸道, 會造成嚴重的營養不良, 逐漸出現脫水症狀, 體重不增反降。
4、尿少便秘
新生兒患病後大便逐漸減少, 出現多日不排便的情況。 小便量減少而且顏色發黃。

病情診斷的方法


根據臨床表現及體檢, 新生兒反復嘔吐, 右上腹部捫到橄欖形包塊可作診斷。 不典型的病例, 可以通過鋇餐、X線檢查協助診斷。 早期診斷、及時手術是治癒新生兒先天性肥厚幽門狹窄的關鍵。
最後小編要提醒各位爸爸媽媽,

Advertisiment
如果發現新生兒頻繁嘔吐且呈噴射狀, 應該立即就醫診斷, 切勿耽誤最佳治療時間。 即使新生兒確診患上此病也不需要太過驚慌, 只需要按照醫生的建議及時手術, 術後仔細護理, 也可以新生兒重獲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