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成長,嬰兒時期護理是關鍵

在這個階段, 因為寶寶的體質不同, 他們的生長發育速度開始出現了明顯的差異。

護理原則

以“奶”為主, 增加

從上個月起, 你的寶寶已經開始吃一些"奶"以外的輔助, 但他還不可能完全從這些食品中獲得生長發育所需的全部, 只不過通過輔助食品的嘗試, 來補充"奶"的不足, 同時讓嬌弱的胃腸道漸漸適應後的各種食品。

因此, 此時寶寶的主要營養還是母乳或, 乳汁仍然是寶寶的主食。

練習翻身

現在, 部分寶寶開始會翻身, 可以在床上滾來滾去了。 他可以從仰臥翻成俯臥, 或從俯臥翻成仰臥, 不管是何種姿勢、何種,

Advertisiment
只要寶寶已經可以自己來回翻動, 那就表示他肌肉的力量已經有所增加。

為了鍛煉他的這種能力, 每天應在你的細心看護下, 有意識地適當地讓寶寶鍛煉翻身。

陪寶寶玩耍要適度

現在, 每天抽時間陪寶寶玩耍變得很重要了。 這可以促進寶寶智慧和體能的發展, 並有助於親子間的感情交流。

這階段的寶寶運動和動作的發育日漸明顯, 變得非常可愛, 有些家長在與寶寶玩耍時, 常常不注意適度控制玩耍的量和度, 導致寶寶精神過於興奮, 影響白天和晚上的睡眠品質, 時間一長, 會使寶寶的健康受到影響。

注意寶寶的情緒

現在, 寶寶已經能很清楚、很準確地表現自己的喜怒哀樂了。 因為他"胸無城府", 所以臉上的表情豐富多彩。

Advertisiment
高興時, 會咯咯地笑;媽媽離開時, 即使一會兒, 也會露出緊張不安的表情, 甚至哭了出來。

因此, 你要隨時注意寶寶的情緒變化, 不要讓他長時間地處於焦慮狀態中, 以免影響他的個性氣質。

密切注意安全

寶寶會自己翻身了, 他的運動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因此, 媽媽要特別注意寶寶周圍的環境, 有無隱患, 以免發生危險。

·不要讓寶寶獨處, 哪怕是在熟睡之中, 也不要忽略, 因為稍不留心他會從床上摔下來;

·不要在寶寶手碰得到的地方放置小的物品, 像別針、鈕扣之類, 以免一不小心他塞入自己嘴中, 引起後患。

可能會遇到的情況

·輔食添加引起大便的變化

寶寶添加輔食後, 大便的變化常常會使父母們擔心。

Advertisiment
因為種類的不同, 有時大便會出現一些相應的改變。 其實, 只要孩子正常、精神狀態良好, 大便顏色的深淺、質地的幹稀, 並不一定說明寶寶有病。

但是, 當媽媽的應該知道:

·如果添加某種食物後, 大便變稀, 應該在以後的幾天內停止給寶寶吃這種食物, 過一段時間後, 再從頭開始, 少量地慢慢地添加。

·如果一段時間內寶寶的大便變得幹而少, 且有排便困難, 一下食物中是否缺少蔬菜和穀類食品。

如果不放心, 可以請教或有經驗的育兒。

·食欲波動, 胃口忽大忽小

食欲忽大忽小, 出現波動, 大人和小孩都會有。 關鍵是出現波動時, 要尋找出原因, 對症下藥, 才能解決問題。

要注意:

1、中各種食物的搭配。 這個月齡的寶寶仍要以"奶"為主,

Advertisiment
其他食物為輔。

2、輔助食物的量要控制得當, 譬如, 水果的總量不能太多, 寶寶的胃容量就那麼大, 如果給他一天吃大半個蘋果, 那麼寶寶不會再有其他食欲了。

3、當寶寶想吃的時候給他吃, 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不要強迫孩子吃東西。

·睡覺出汗

大多數的寶寶在剛入睡或將要睡醒時, 頭、頸背部都會有較多的汗, 這種"出汗"一般在寶寶熟睡後會慢慢消退。

這是因為嬰兒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 在入睡或將要睡醒時, 中樞神經系統處於"抑制--興奮"的交替狀況, 交感神經會出現暫時性的興奮, 導致寶寶出汗增加;另外, 入睡前喝大量的奶、身上蓋的衣被較多, 也會加重出汗。

因此, 大多數嬰兒睡著後出汗是正常現象, 只要精神和食欲好,

Advertisiment
沒必要亂吃補品或;如果還伴有其它一些異常情況, 也須經過醫生的診治才能用藥。

特別關注

·注意不笑的寶寶

這個月的寶寶睡醒後, 都很精神, 並且會自己發出聲音, 主動與你"交談"。 當你專注自己的工作時, 他會在一邊不時與你"搭話"或扭動身體吸引你的注意;只要你們在一起玩, 他就會不斷地笑或晃動自己的腦袋, 一刻也閒不住。

如果這個階段, 你的寶寶看上去很安靜、很文雅, 臉上的表情也不多, 也不愛笑, 對你們大人的逗引也沒有什麼大的反應, 你應該引起重視。 這可能與你們家人工作太忙, 沒能抽時間陪伴寶寶玩耍、陪寶寶"說話"有關, 也可能有其他的隱患。

為了促進寶寶情感與智力的發展, 當父母的每天一定要花一些時間來陪伴你的寶寶, 和他玩耍,和他說話,讓他感受到父母對他的呵護和愛意,在溫馨和快樂的家庭氛圍中健康地成長。

·從床上摔下來

這個階段的寶寶活動能力增強,如果大人稍不注意,很容易從床上摔下來。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家長要冷靜,不要被寶寶激烈的哭鬧聲嚇得手足無措,更不要被寶寶"安靜"的外表所迷惑而大意。

1、檢查寶寶的體表有無傷口、淤血或血腫,皮下骨骼是否有異常變化。

2、注意觀察孩子,有無哭聲,表情是否呆滯,尤其需注意孩子的哭聲是否和平時不一樣,是否伴有尖叫聲;哄抱後,哭聲是慢慢停止,還是哭鬧不停。

3、最重要的是觀察孩子有無、手腳麻痹等神經方面的;24小時內要密切觀察有無嘔吐現象。如有異常應及時去就診。

小編呵護小常識

·寶寶與保健品

任何藥物除了治療作用外,對人體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保健品也不例外。譬如,人們常給寶寶服用D。當人體內缺乏時,會導致小兒;但如果超量補充,也會引起維生素D症。因此,在給寶寶服用任何保健品前,都應去請教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補充。

另外,民間有些風俗,要給嬰兒吃黃連、六神丸等"祛火"或滋補的,很多父母還認為中藥沒有副作用。其實中藥也有一定的副作用,許多中藥因為成分的不確定性,根本不適合寶寶服用。如服用不當,反而會引起急、慢性中毒或對胃腸道造成傷害,影響寶寶健康。

請千萬記住:

藥物,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甚至是保健品,都必須在兒科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新媽媽的問題

問題一:

寶寶4個月開始加輔食,頭幾天比較適應,沒有什麼。1個星期後出現現象,大概每天3~5次,到醫院就診兩次,大便結論為消化不良。服用止瀉藥後,效果不明顯,現仍有每天3次稀便,且有黏液和奶塊,寶寶精神狀況良好。

消化不良引起的嬰兒腹瀉,大多是因為輔食添加不當造成的。治療期間,除了遵照醫囑,服藥治療外,還要重新調整輔食添加的次序。嚴重時,要停止所有的輔食,奶量也要有所控制,進行適當調整。

腹瀉期間要注意給寶寶補充液體(服用補鹽液等)以防。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如效果不大應及時去醫院複診。

問題二:

我的寶寶是女孩,現在5個月,重8公斤,身高是63釐米,母乳2-3小時吃一次,每天喝一次水,沒有加其他食物,每天一次大便,晚上有兩三次小便,吃完後再睡。請問:孩子這種現象是否正常?是否超重?現在是否可以加其他食物?

不知你寶寶出生時的身高、體重為多少?以她目前的身高、體重,都在這個月嬰兒生長發育的正常範圍之內。你所說她的飲食、睡眠習慣也屬於正常,至於輔食,現在應該及時添加了。添加時輔食的種類和量要由少到多、循序漸進,可先從米糊開始加。

和他玩耍,和他說話,讓他感受到父母對他的呵護和愛意,在溫馨和快樂的家庭氛圍中健康地成長。

·從床上摔下來

這個階段的寶寶活動能力增強,如果大人稍不注意,很容易從床上摔下來。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家長要冷靜,不要被寶寶激烈的哭鬧聲嚇得手足無措,更不要被寶寶"安靜"的外表所迷惑而大意。

1、檢查寶寶的體表有無傷口、淤血或血腫,皮下骨骼是否有異常變化。

2、注意觀察孩子,有無哭聲,表情是否呆滯,尤其需注意孩子的哭聲是否和平時不一樣,是否伴有尖叫聲;哄抱後,哭聲是慢慢停止,還是哭鬧不停。

3、最重要的是觀察孩子有無、手腳麻痹等神經方面的;24小時內要密切觀察有無嘔吐現象。如有異常應及時去就診。

小編呵護小常識

·寶寶與保健品

任何藥物除了治療作用外,對人體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保健品也不例外。譬如,人們常給寶寶服用D。當人體內缺乏時,會導致小兒;但如果超量補充,也會引起維生素D症。因此,在給寶寶服用任何保健品前,都應去請教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補充。

另外,民間有些風俗,要給嬰兒吃黃連、六神丸等"祛火"或滋補的,很多父母還認為中藥沒有副作用。其實中藥也有一定的副作用,許多中藥因為成分的不確定性,根本不適合寶寶服用。如服用不當,反而會引起急、慢性中毒或對胃腸道造成傷害,影響寶寶健康。

請千萬記住:

藥物,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甚至是保健品,都必須在兒科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新媽媽的問題

問題一:

寶寶4個月開始加輔食,頭幾天比較適應,沒有什麼。1個星期後出現現象,大概每天3~5次,到醫院就診兩次,大便結論為消化不良。服用止瀉藥後,效果不明顯,現仍有每天3次稀便,且有黏液和奶塊,寶寶精神狀況良好。

消化不良引起的嬰兒腹瀉,大多是因為輔食添加不當造成的。治療期間,除了遵照醫囑,服藥治療外,還要重新調整輔食添加的次序。嚴重時,要停止所有的輔食,奶量也要有所控制,進行適當調整。

腹瀉期間要注意給寶寶補充液體(服用補鹽液等)以防。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如效果不大應及時去醫院複診。

問題二:

我的寶寶是女孩,現在5個月,重8公斤,身高是63釐米,母乳2-3小時吃一次,每天喝一次水,沒有加其他食物,每天一次大便,晚上有兩三次小便,吃完後再睡。請問:孩子這種現象是否正常?是否超重?現在是否可以加其他食物?

不知你寶寶出生時的身高、體重為多少?以她目前的身高、體重,都在這個月嬰兒生長發育的正常範圍之內。你所說她的飲食、睡眠習慣也屬於正常,至於輔食,現在應該及時添加了。添加時輔食的種類和量要由少到多、循序漸進,可先從米糊開始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