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做好學齡前教育 請記住下面的5點

學齡前後的小朋友性格還沒有塑造好, 正處於接受各種事物中。 孩子在學齡前後容易受到外界影響, 比如行為處事、性格特點之類的都會受到外界的影響。 所以, 在學齡前後這個階段的教育是孩子日後成長的基礎, 各位爸爸媽媽一定要重視起來。 接下來會為大家講一些有關學齡前兒童教育的幾件建議, 各位爸爸媽媽趕快來瞭解下, 希望對孩子的成長有一些幫助。

1、切忌溺愛

因為生育政策的原因, 導致現在很多的家庭都是獨身子女。 現在很多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 集家裡親戚的各種寵愛於一身,

Advertisiment
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想要什麼就要什麼。 孩子如果總是生活在被溺愛的環境中, 性格容易變得乖張, 對於孩子的性格培養是十分不好的。 因此為了孩子的發展, 為了孩子能夠有一個比較健康的性格, 一定要注意不能夠對孩子過分溺愛, 爸爸媽媽要知道在適當的地方, 應該讓孩子獨立面對事物的時候, 就一定要學會放手, 讓孩子一個人去面對, 這樣可以讓孩子培養堅強、善良、獨立的品質, 也可以讓孩子從小就培養責任心。

2、 教育理念

爸爸媽媽作為新一輩, 他們的教育方式與爺爺奶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肯定是有所不同。 三歲一代溝, 兩代人肯定會有很多的分歧。 生活中, 對於孩子不同的教育觀念會讓婆媳之間產生一些摩擦。

Advertisiment
所以在爸爸媽媽要教育孩子的時候, 爺爺奶奶不要因為喜歡孩子, 覺得爸爸媽媽凶就保護著孩子, 這樣只會讓孩子在被教育的時候, 想到有爺爺奶奶的保護就不再害怕了。

3、做好榜樣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大的, 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強的。 所以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言傳身教, 以身作則非常重要。 爸爸媽媽要記得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樣, 這樣可以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學習到自己應該怎麼做, 爸爸媽媽要注意不可以在孩子面前說一套做一套, 這樣是永遠不能教好孩子的。

4、施壓

爸爸媽媽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比別人家的孩子優秀, 這種心情可以理解。

Advertisiment
但是千萬不能因為自己過大的期望讓孩子覺得壓力過大。 孩子還小, 不知道怎樣釋放自己的壓力, 這樣會讓孩子產生一定的叛逆情緒, 有時候因為自己沒有達到爸爸媽媽的期望會覺得沮喪, 甚至懷疑自己, 然後會失落導致沒有信心。 所以, 爸爸媽媽要給孩子更多的成長空間, 理性對待孩子的成長。

5、靠孩子自覺

一些爸爸媽媽平時很少有時間教育孩子, 只是隨便告訴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 認為孩子能夠順其自然的長大。 可是, 孩子的非觀念還沒有完全建立, 對於發生的事情也許沒有一個正確的判斷, 作為爸爸媽媽這時候一定要教育孩子, 在孩子對事物理解錯誤的時候, 要交予他待人接物以及為人處事的道理。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
  • 7回答

    學齡前兒童應如何教育?

    我覺得這個階段的孩子應該把任性改掉,可以什麼事都跟他商量,不同意他的觀點和想法時要給他解釋,也可以讓他嘗試一下失敗,不要干涉,讓孩子自己解決,還有,不要騙孩子,給孩子做出的承諾必須實現,這樣可以培養...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智力發育?

    考察孩子的智力發育主要看一下幾點1、觀察力:是指大腦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如通過觀察發現新奇的事物等,在觀察過程對聲音、氣味、溫度等有一個新的認識,並通過對現象的觀察,提高對事物本質認識的能力。我們可以...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促智力發育?

    學齡前兒童運用大肌肉的控制能力不斷改善,學會運用正確的姿勢跑,並能聽信號改變速度和方向跑,能保持軀體平衡,學會在平行線中間或平衡木上行走。能以自己為中心辨別左右方位,對顏色的色度開始區別。此期主要的... [詳細答案]

  • 1回答

    我的兒子三歲的時候,就送去讀幼稚園,請問大家對小孩學前教育有什麼心得體會啊?

    1、瞭解孩子的需求 2、家庭教育理念一致3、加強與孩子的溝通 4、遊戲是最好的教育5、實物教學論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想像力特點?

    想像和好奇喜問:學齡期兒童逐漸能按要求進行想像,其想像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目的性和有意性,但有意想像還只初步發展。其想像有以下特點:(1)想像容易與現實混淆;(2)想像主題易於變化,如正在用積木搭大橋,...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