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做好學齡前教育 5點請切記

學齡前後的小朋友易受到外界影響, 比如行為處事、性格特點等。 此階段的教育是孩子日後成長的基礎, 不少家長尤為重視這一點。 下面是有關學齡前兒童教育的幾件建議, 各位爸媽一起來瞭解下吧!

1.切忌溺愛

如今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 集家裡親戚的各種寵愛於一身, 在這種充滿寵愛的環境下成長, 很容易變成寵溺, 不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 所以為了孩子的發展, 切忌過分溺愛, 家長們要知道在適當的地方, 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 讓孩子培養堅強、善良、獨立的品質, 教育他們要懂得承擔責任。

Advertisiment

2.施壓

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都想要把自己的孩子培養得非常優秀, 這種心情可以理解。 但是就怕這些會造成孩子壓力過大, 又不懂得如何處理自己壓力, 反倒引起他們的叛逆情緒, 或因達不到父母的要求而感到受挫, 甚至懷疑自己, 情緒消極進而失去信心。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 爸媽要給孩子更多的成長空間, 理性對待孩子的成長。

3.靠孩子自覺

有些家長懶得管束自己的孩子, 很多時候都只是籠統的告訴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 覺得很多時候要靠孩子的自覺。 但是, 由於其是非觀念還沒有完全建立, 對周遭事物可能沒有一個正確的判斷, 作為家長當然要在一旁指導, 當發現孩子有哪些不對頭的時候,

Advertisiment
要交予他待人接物以及為人處事的道理。

4.做好榜樣

孩子的模仿能力不容忽視, 教育孩子言傳身教, 以身作則很重要。 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樣, 讓孩子獲得正面積極的知道, 切忌不能在孩子面前說一套做一套, 這樣是永遠不能教好孩子。

5.教育理念

爸媽的教育方式與爺爺奶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肯定是有所不同。 三歲一代溝, 何況是兩代人呢?生活中, 不少婆媳矛盾就是育兒方面出現摩擦。 建議當爸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 爺爺奶奶不要一味的護著孩子, 否則只會使得孩子在被教育的時候, 想要躲進爺爺奶奶的避風港。

相關用戶問答
  • 7回答

    學齡前兒童應如何教育?

    我覺得這個階段的孩子應該把任性改掉,可以什麼事都跟他商量,不同意他的觀點和想法時要給他解釋,也可以讓他嘗試一下失敗,不要干涉,讓孩子自己解決,還有,不要騙孩子,給孩子做出的承諾必須實現,這樣可以培養...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智力發育?

    考察孩子的智力發育主要看一下幾點1、觀察力:是指大腦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如通過觀察發現新奇的事物等,在觀察過程對聲音、氣味、溫度等有一個新的認識,並通過對現象的觀察,提高對事物本質認識的能力。我們可以...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促智力發育?

    學齡前兒童運用大肌肉的控制能力不斷改善,學會運用正確的姿勢跑,並能聽信號改變速度和方向跑,能保持軀體平衡,學會在平行線中間或平衡木上行走。能以自己為中心辨別左右方位,對顏色的色度開始區別。此期主要的... [詳細答案]

  • 1回答

    我的兒子三歲的時候,就送去讀幼稚園,請問大家對小孩學前教育有什麼心得體會啊?

    1、瞭解孩子的需求 2、家庭教育理念一致3、加強與孩子的溝通 4、遊戲是最好的教育5、實物教學論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想像力特點?

    想像和好奇喜問:學齡期兒童逐漸能按要求進行想像,其想像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目的性和有意性,但有意想像還只初步發展。其想像有以下特點:(1)想像容易與現實混淆;(2)想像主題易於變化,如正在用積木搭大橋,...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