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值得父母參考的5個幼稚教育理念

1、學會尊重, 讓孩子擁有選擇權生活中

爸爸媽媽切忌將自己的想法和規則強加給孩子, 應把孩子看做獨立的個體, 遇事應和他一起商量制定。 這樣既能讓孩子這樣在平等民主的氛圍下, 孩子有一種參與感, 又能讓孩子體驗到一種尊重, 這樣的時間計畫是孩子真正意義上自己制定的時間規則, 孩子也樂意接受。 例如:孩子不愛刷牙, 家長可以用遊戲的形式來進行, 先讓孩子為娃娃刷刷牙, 或挑選一些有關刷牙的操作書, 讓孩子知道刷牙的好處, 以此提高刷牙的興趣。 接著讓孩子到超市選擇孩子喜歡牙刷。

Advertisiment
滿足孩子提出和家長一起刷牙的要求, 讓孩子在玩中學會刷牙的正確方法(上牙往下刷, 下牙往上刷)還可以家長和孩子作成長記錄, 刷完牙讓孩子自己在記錄上打鉤或貼五角星, 以此激勵孩子的這種行為, 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種習慣。 這一系列的規則都是孩子主動參與的, 大大提高孩子刷牙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2、培養孩子的耐心、恒心和計劃性

孩子專心做事時,不要干擾,催促他,更不要不斷提醒他不可這樣或那樣.只要條件允許,不妨保護孩子的這種動力,給他充分的自由和自信.你可以讓孩子自由翻閱超市食品的宣傳海報,共同商量需要購買的食品.然後孩子可以將要購買的小食品,的圖片剪下,粘貼在自製的購物本中.接著孩子帶著購物本和家長一起去超市購物,引導孩子根據購物本上的食品進行採購,並整齊放在自己的小推車上,讓他享受了自己購物的樂趣同時,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做事要有計劃性。

Advertisiment

3、關注孩子的需要,心理和情緒

為了多關心孩子的情緒, 給孩子一個獨處的空間, 我們可以為孩子準備一間情緒屋 屋裡擺放著孩子與家人的合照,孩子的特殊情感輔助物,(孩子小時候用的毛巾、毯子等),還有孩子的裝扮面具,發飾,服飾等。 孩子在心情不好時, 可以抱著輔助物, 看著家人的照片, 情緒得到安撫和宣;心情好時, 換可以照照鏡子打扮自己。 情緒屋給了孩子一個私密空間, 尊重滿足了孩子的情感需要。

Advertisiment

4、提高動手能力, 鼓勵孩子多創造

和爸爸媽媽可以在家中多製作一些DIY的遊戲, 在製作的過程中既增進了親子感情, 也讓爸爸媽媽更學會關注孩子的內心需求。 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用手指點畫、碎紙撕貼、創意製作等形式製作孩子喜歡的創意作品, 並讓孩子的作品展示在家中顯眼的地方。 這樣既鍛煉了孩子的手指靈活性, 滿足孩子的個性需求, 讓孩子獲得一種尊重和認可。

5、會寬容, 善待孩子的好奇心

由孩子的年齡小, 動作發展比較笨拙, 容易做錯事。 爸爸媽媽不能怕麻煩、而忽略孩子的感受, 更不可用成人的思想去束縛孩子的手腳, 或對孩子妄加指責。 爸爸媽媽不妨懷著一顆寬容賞識的心, 來善待孩子的破壞玩具的行為。

Advertisiment
其實, 破壞玩具這正是孩子探索、學習的好時機。 爸爸媽媽應該呵護孩子的好奇心, 可以為孩子提供一些安全的小器具, 或介紹一些相關的知識, 更可以尋找一些資料,和孩子一起探究。 在親子互動中, 孩子既感受到了一種尊重與關注, 又學習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更讓孩子重新獲得知識, 不知不覺養成了好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