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保姆的影響比父母大 要進行心理培訓

面對越來越多家庭雇傭保姆的情況, 專家表示, 對孩子來說, 保姆的影響要比父母大, 因而不能忽視對保姆的少兒心理培訓, 也不要頻繁換保姆。
頻換保姆孩子患“心病”
芊芊媽最近頗為心煩, 原來芊芊的班主任近日打電話說, 芊芊在班裡總是欺負一個女同學, 對方的家長找到學校, 強烈要求給女兒換班。 一家人為芊芊的攻擊性☆禁☆感到不可思議。
心理諮詢師喜瑪說, 通過瞭解得知芊芊曾經換過4個保姆。 第一個保姆帶她的時間最長, 將近兩年, 其他3個保姆只有幾個月不等。 “如果頻繁更換保姆, 相當於讓孩子一次次失去‘心理媽媽’,
Advertisiment
會對他們幼小的心靈產生危害, 形成心理隱患。 ”喜瑪說, 芊芊的攻擊性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因為總是失去, 所以心裡總是有一種不安全感, 表現出來就是攻擊別人, 因為攻擊別人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保姆的影響比父母大 喜瑪表示, 在她接待的問題孩子中, 有很多都是保姆帶大的。 她說:“很多父親母親也是高學歷、有修養的人, 可由於工作忙, 大部分時間都把小孩交給保姆照顧, 而對保姆的開導和培訓又不夠, 這就容易忽視孩子的心理隱患。 ”
“心理媽媽”更需要心理培訓
作為“心理媽媽”, 保姆對孩子的影響可能大過父母。 而具備了心理護理意識的保姆, 則可以有效緩解孩子成長中的多動症、封閉、自卑等心理隱患,
Advertisiment
把他們扶上正常的軌道。
“現在很多家長都會去聽親子講座, 但很少見家長會帶著保姆去聽的。 ”喜瑪說, “其實保姆更需要這些知識。 ”在孩子小的時候, 很容易出現兩種心理傾向。 一種是多動症, 表現欲強, 精神不集中;另一種是過於封閉內向, 人際關係不好, 經常受到欺負。 要校正這些問題需要瞭解一些心理知識, 需要比較長時間的陪伴和溝通。 家長可能有知識, 但要忙工作, 不能陪孩子, 此時能夠幫助孩子的只有“心理媽媽”了。
“有條件的家庭, 不妨請文化素質高一些的保姆, 給他們做些心理方面的培訓, 讓他們學會怎樣做‘心理媽媽’”。 喜瑪說, 如果沒有這個條件, 父母就要親自教給保姆一些心理應對技巧。
Advertisiment
家長要給保姆比較大的寬容度, 遇到問題, 家長不能說“我把孩子交給你, 你是怎麼帶的”這樣的話, 否則保姆便不敢指出孩子的問題了。
雇傭保姆時, 一定要精挑細選, 而且要進行崗前培訓, 這樣才能給孩子帶來好的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