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依拉絲莫龍出現為“水怪”

導讀:貝瓦資訊, 依拉絲莫龍出現為“水怪”, 一萬年前, 10萬年前, 基督城的坎特伯雷博物館裡陳列著一具古代肉食海洋爬行動物的骨骼。 這堆化石不是上龍, 而是依拉絲莫龍。

過去30年間, 基督城的坎特伯雷博物館裡陳列著一具古代肉食海洋爬行動物的骨骼。 這水怪究竟是什麼動物?科學家始終沒有定論。

1982年, 在坎特伯雷地區的Waipara河畔, 科學家發現一堆化石。 最開始的時候, 人們以為這是上龍(Pliosauroidea)的遺骸, 主要是從短脖子、長頭顱和巨大的顎部。 不過, 這推想並未得到確認。

直到近期, 從阿根廷和智利來訪的專家認定,

Advertisiment
這堆化石不是上龍, 而是依拉絲莫龍(Elasmosaurs)。 依拉絲莫龍是蛇頸龍的一種, 長度可達到14米, 主要生活在7000萬年前的海中。 其最大的特點, 是超長的脖子。

Norton Hiller博士介紹說, 這堆遺骸並不完整, 特別是脖子部分只剩下一點。 最後, 科學家是從脊椎骨的形態, 判斷出這應該是長脖子的蛇頸龍。

相關文章推薦: •貝瓦視頻藍貓淘氣3000問之恐龍時代好看嗎 •科學新證據:恐龍滅絕因酸雨 •哈佛科學家稱暗物質可能導致恐龍滅絕 •2億年前手獸足跡被發現 體型超5米可秒殺恐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