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以治療腎病嗎

腎病多見於3~4 歲兒童, 但1 周歲多的幼兒也有發病的。 早晨起床後, 發現孩子的眼皮浮腫, 但沒有及時採取措施;2~3 天后, 臉腫得更加厲害, 都不像本人了。 腹部也因積水而膨隆, 男孩子的陰囊腫得像燈籠, 雙腳也出現浮腫。

尿量極度減少, 尿中出現氣泡。 患兒不發熱, 精神也沒什麼變化。 醫生檢測病兒的尿液時發現有大量蛋白。 通過離心器檢查, 沒有發現紅細胞, 血壓也不高, 由此診斷為腎病。

兒童的腎病大部分是由腎小球輕度改變引起的, 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就會治好。 但如果腎小球改變嚴重, 就很難治癒。

Advertisiment
幸運的是這樣的重症在10 人中只有1 人。

因為需要檢測尿液和血液, 而且需要採用食物療法, 患兒多被建議住院治療。

浮腫嚴重時要限制鹽的攝入 (每天總量在2 克以下)。 限制水分攝入沒有什麼意義, 反而有害。

以前的做法是, 尿中出現大量蛋白後, 為補充血中蛋白, 給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 但效果很值得懷疑。 現在一般是給予可維持平衡的普通飲食(平均每千克體重給予1~2 克蛋白)。

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1~2 周後, 浮腫消退, 尿中蛋白迅速減少, 再繼續服藥2 周左右, 然後再按主治醫生的方法治療, 不同醫生服藥的方法也有不同。 現在一般的方法是繼續服藥40 天左右。

持續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患兒會出現臉部、頸部和腹部的發胖,

Advertisiment
但不必擔心, 治療結束後2~3 個月內即可恢復原狀。 也有的在治療期間骨質疏鬆, 要補充鈣質加以預防。 可以每天喝400~600 毫升牛奶。 患腎病的兒童對細菌及病毒的抵抗力很弱, 因此要十分注意防止感染。 特別是水痘十分可怕。 尚未接受預防接種的兒童, 當幼稚園開始流行水痘時, 最好在家休假以保證安全。 也不要去感染機會多的醫院。 有經驗的小兒科醫生大多不讓這種病兒住院。

腎病患兒一般很精神, 不願躺下好好休息。 這也無關緊要。 這種病並不是安靜休息就能好起來的病。 硬讓很精神的孩子躺在床上, 對孩子來講是很殘酷的。

學齡期的患兒在最初1 個月的強效治療期在家休息, 之後便可正常上學, 只是不要做體操等體育活動。

Advertisiment

近一半的腎病患兒經初次治療可完全治癒。 但要知道, 還有另一半患兒會再次復發。 是否再發病, 不經過治療是無法得知的。 如果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不能治好, 就要做腎活檢。

不能只憑尿中出現蛋白就斷定腎病復發。 沒有出現浮腫的病人, 有的3 周左右就自愈了, 因此, 還是觀察一段時間後再開始治療。

腎病再次發作時, 與第1 次相同, 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進行治療。 有的可以治好, 但也有反復發作的。 不管怎樣, 只要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有效, 就可以用下去。 要注意, 長期使用此藥, 病人會出現滿月臉、白內障及易患傳染病等不良反應。 為預防這些不良反應的產生, 住院的患兒要服用抗生素。 特別要注意不要傳染上麻疹和水痘。

Advertisiment
反復發作的病人, 持續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後會產生對藥物的依賴性, 還可能導致藥物失效, 這種情況下就不得合併使用抗癌藥。 這種藥有妨礙細胞分裂的作用, 即使是青春期前期的孩子, 生殖細胞也有可能受到侵犯, 特別是男性兒童有一定危險。 因此, 不能連續使用8 周以上。 抗癌藥的不良反應有脫髮、白細胞減少、出血性膀胱炎等。 用其他方法無法消退的浮腫及蛋白尿, 有不少在使用抗癌藥後被徹底消除了。

腎病的診斷比較容易, 主要表現為浮腫、蛋白尿, 無血尿和高血壓症狀。 為了不給患兒增加負擔, 一般不做腎活檢(將針刺入腎中取組織物進行檢查)。 但如果存在血尿、高血壓、腎功能障礙, 就要立即住院做腎活檢,

Advertisiment
以免延誤診斷和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