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還以為你是完美媽媽?其實你是在對孩子“隱形嬌慣”!

自測表:你對孩子隱形嬌慣了嗎?(每題1分)

1. 你接觸了很多教育理念, 孩子還沒出生, 你已經有了成型的早教清單。

2. 你很擔心孩子受挫, 所以總是不停地安慰孩子說“你已經很棒了”。

3. 你平時總是把你認為最好吃的菜, 擺在孩子的面前。

4. 你感覺孩子做家務只會給你“添亂”, 因此乾脆自己把所有的家務都幹了。

5. 你很怕孩子哭鬧, 孩子遭遇磕碰時總是表現得驚慌失措。

6. 覺得孩子還小, 犯點錯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不主張懲罰孩子。

7. 你的孩子在家中橫行霸道, 在外面膽小如鼠。

8. 你發現自己很難在孩子面前堅持原則。

Advertisiment

9. 你總是不忍心拒絕孩子的請求。

10. 你很享受滿足孩子需求之後的那種愉悅。

結果分析:

≥2分, 你存在對孩子“隱形嬌慣”的可能。

≥5分, 你對孩子已經存在“隱性嬌慣”, 是時候檢省自己的行為了。

隱形嬌慣三大指標

所謂的“隱形嬌慣”, 顧名思義是指看不見的嬌慣。 其實, 作為“現代化”的家長, 可能已經和這種“初級階段”的嬌慣絕緣。 但即便這樣, 仍然很難避免在不知不覺中給了孩子過度的愛與關注, 中了 “隱形嬌慣”的埋伏。

01 過度保護

過去說保護孩子, 大多停留在如何防止孩子跌倒、落床這種身體層面, 現在的媽媽考慮的是如何讓孩子免于承擔壓力和避免孩子遭遇困境, 擔心會給孩子的內心留下傷痕, 擔心孩子會因此變得不自信。

Advertisiment

媽媽的這種過度保護, 會導致孩子缺少挫折教育, 缺乏進行自我壓力調節的能力以及面對困境的勇氣。 這樣的孩子, 早期可能會盲目自信, 但一旦遭遇挫折就有可能變得比一般的孩子更加自卑。

02 超前滿足

不少家庭孩子還沒出世, 就已經準備好了各種育兒清單。 除了奶粉、尿布這些基本保障, 還有各種感官刺激課程, 潛能開發道具和藝術薰陶等等。 但凡只要聽說是對孩子有益的, 父母都希望能全部給孩子準備好。 這種超前滿足已經成為80後父母的一個群體現象, 本質上與上一輩父母“有求必應”做法並沒有任何區別。

03 彈性規則

在現實生活中, 規則常常給“愛與自由”讓步。 按時上床睡覺的規則, 可能會因為週末的關係被打破,

Advertisiment
也可能會因為孩子“再看十分鐘”的請求而被打破。 孩子的天性就是不斷從父母那裡試探規則的底線在哪裡, 當規則的底線可以不斷被打破時, 也就意味著沒有規則了。

專家解讀為何成了完美媽媽的副產品?

01 社會原因 家庭結構的演變

4+2+1的家庭模式, 讓孩子成為家庭的重心, 並因此獲得了家庭資源的重度傾斜。 這種傾斜, 既是物質層面的, 也是精神層面的。

02 心理原因 將孩子視為附屬品或者替代品

很多80後媽媽接觸到的育兒知識, 多是技巧層面的,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 孩子依然被視為是父母的附屬品, 尤其是低齡的孩子。 這種認識, 會使得父母理所當然地認為必須竭盡所能地滿足孩子的需求, 幫助孩子承擔壓力和責任。

Advertisiment

除此之外, 也有少部分父母, 可能由於童年時自我的一些需求得不到滿足, 不知不覺將孩子視為一種替代品。 小時候自己沒學鋼琴, 所以讓孩子去學。 自己沒有漂亮的衣服和玩具, 所以不斷給孩子買衣服和玩具。 這種替代心理的主導下, 父母表面上是在滿足孩子, 其實是在滿足自己。

03 現實原因 對孩子有愧疚之心或者功利之心

不少父母為了讓難得的親子時光看起來更加其樂融融, 或者為了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意, 會更注重滿足孩子的要求, 並容忍孩子的頑劣和忽略孩子的問題。

除此之外, 少數父母希望年老時還能和孩子保持親密關係, 所以會很怕嚴厲、苛刻, 甚至摳門兒這樣的字眼和自己沾邊, 這種功利心往往也使得父母很難給孩子訂立規則。

Advertisiment

專家支招如何避免隱形嬌慣?01 將孩子視為合作者

要防止嬌慣孩子, 一定要有規則和界限。 規則和界限的設定, 可以是以協商的方式來制定, 但嚴格執行才是你愛孩子的真正表現。 彈性規則, 看似是對孩子的寬容, 但其實是對孩子的暴力。 因為一代孩子的行為不是受制於規則本身, 而是受制於你的“表態”, 便成了是你的自我意願在控制孩子。

02 孩子需要挫敗感

作為家長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保護欲, 教會孩子如何承受拒絕和挫敗, 並培養孩子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和自信, 才能讓孩子自我獲得真正的成長。 你不是在懲罰他, 你只是讓他知道有行為必有後果。

03 延遲滿足

不要在孩子哭鬧的時候, 滿足他的要求,一定讓孩子懂得只有等到他冷靜下來的時候,他的要求才會被考慮。也不要在孩子剛一提出需求時就馬上滿足。記住,當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任何的妥協都是一種“嬌慣”。

04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責任不是與生俱來的,是一個需要學習的美德。家務勞動會是很好的一套啟蒙課,它可以幫助孩子明白,沒有什麼事情是理所應當地屬於他的。因此,不要因為孩子做家務的效率低,就剝奪孩子承擔家務的機會。

滿足他的要求,一定讓孩子懂得只有等到他冷靜下來的時候,他的要求才會被考慮。也不要在孩子剛一提出需求時就馬上滿足。記住,當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任何的妥協都是一種“嬌慣”。

04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責任不是與生俱來的,是一個需要學習的美德。家務勞動會是很好的一套啟蒙課,它可以幫助孩子明白,沒有什麼事情是理所應當地屬於他的。因此,不要因為孩子做家務的效率低,就剝奪孩子承擔家務的機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