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你會看心理醫生嗎?

據《保健時報》報道, 看心理醫生也有技巧, 掌握一些方法, 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傾訴要有所節制人在激動時易失控, 一肚子的煩惱和苦水恨不得全都倒出來, 但是從時間上考慮, 你的傾訴在10~30分鐘即可。

“有問必答”比“拐彎抹角”更利于溝通一些求醫者存在種種顧慮, 有的人說到一半時忽然又后悔了。 改變了主題;有些人因怕露丑、害羞等原因不肯說關鍵的問題。 這都不利于與醫生溝通。 對醫生的提問最好有問必答。 使醫生的分析、判斷更準確。

莫糾纏細節有些人生怕醫生不了解自己的經歷與問題的發生、發展和現狀,
Advertisiment
用大量時間講述一件事的細節, 其實這是不必要的。 醫生更關注你的思想觀念及對問題的認識。 對于事情的敘述, 可大致講一講, 然后等醫生提問后再說。

不要期望心理醫生給你“決策”比如說離不離婚、與戀愛對象是否繼續保持關系等問題, 不少咨詢者希望醫生能給一個明確的答復。 而心理醫生的職業準則恰恰是避免這種不能完全負責的“硬性指導”。 他們只能給你講些觀點和道理, 解開你的“癥結”, 最后的“大主意”還得由你自己拿。

不要希望一次咨詢就“根治”解決心理問題往往要有一個過程, 那種希望立竿見影的想法是不現實的。 如果與醫生面談不便, 還可以電話交流。

有關“性”的問題最好找同性別的醫生盡管心理醫生在診治病人時有嚴格、嚴肅的科學態度,
Advertisiment
但涉及“性”的問題, 同性之間說話更為方便和深入些。 退一步說, 如果找不到同性醫生, 向異性心理醫生談“性”的問題也是可以的, 不必過分緊張。 在醫生眼里, 患者的性別是無關緊要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