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佝僂病防治(二)

安全和品質問題:所有食品和保健的安全、衛生和品質問題, 是越來越受關注的。
如何選擇最合適的吃鈣時間
最好是在吃奶後30分鐘左右。 不要選擇吃完植物性的食物後補鈣, 這樣會降低鈣的吸收率的
如何解釋微量元素中的血鈣正常, 但是醫生仍然說寶寶缺鈣。
血鈣不能代表身體的鈣儲備。 血鈣維持在正常範圍內, 這是生命的基本要素之一, 一旦血鈣低於正常值, 會產生抽搐等危及生命的嚴重危害的。 所以無論如何機體會動員所有的鈣儲備來保證血鈣的正常值, 這是就會動用到骨鈣。 所以,
Advertisiment
骨鈣才能反映身體鈣的實際情況。 骨鹼性磷酸酶就能反映鈣。
如何看待鈣鋅同補
不主張, 同時補充, 會互相拮抗的, 互相影響吸收率的。 最好分開補充, 相隔4小時以上
為什麼有些寶寶不用怎麼補鈣, 卻不缺鈣, 而有些寶寶補了很多鈣, 卻還是缺鈣?
三個原因:
第一.補鈣方法正確與否。 這一點沒什麼好補充的
第二.跟胎兒期從母親那裡獲得的鈣量有關。
如果孕婦的體質好, 身體鈣的儲備很充足, 那麼, 她所生的寶寶就不容易缺鈣。 如果孕婦體質差, 身體鈣的儲備少, 她所生的寶寶就容易缺鈣。
就像出生在有錢人家的孩子, 一出生父母親就已經給他準備了一份豐富的財產, 自己只要稍加努力, 就可以保持很富有;而出生在窮苦家庭的孩子,
Advertisiment
要靠自己一輩子的努力, 也不一定能變富。 這個道理顯而易見。
第三.跟人體所含的維生素D的受體的數量和活性有關。 維生素D的受體的數量越多, 活性越高, 對維生素D的吸收越容易, 就不易缺鈣。 相反, 就也容易缺鈣。 這一點跟遺傳有關的。
藥物防治方法
一.預防
胎兒期
孕婦和胎兒對維生素D、鈣、磷的需要日益增加, 孕婦應該經常到戶外活動, 多曬太陽, 食用營養豐富的物質, 患有低鈣血症及骨軟化症者應該積極治療。
對孕婦缺少日光照射者、食欲低下者、體弱多病者或妊娠後期在冬季者, 應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以預防先天性佝僂病。 於妊娠中、晚期補充維生素D;每天400~800IU, 或者每月5~10萬IU, 一次或分次口服;或者只投一次,
Advertisiment
15~20萬IU, 同時口服鈣劑。
嬰兒期
小兒出生後2周開始即可應用維生素D預防
1. 每日法:每日口服維生素D400~800IU, 至周歲
2. 每月法:每月1次或分次口服維生素D5~10萬IU, 至周歲
3. 每季法:每季1次口服維生素D20~30萬IU, 至周歲
有條件者宜 採用每日法, 每月法或每季法可依地區、季節、藥源及小兒孕婦具體情況選用。 不能口服時可肌注。 在夏季接觸日光充分時可暫時停服。
幼兒期:
小兒1歲後可採用“夏季曬太陽, 冬季服維生素D”的預防方法。 一般在冬季投給20~30萬IU一次, 其他時間應多曬太陽, 增加營養。 在高發地區可間隔2~3個月再投給維生素D20~30萬IU一次。 其他時間應多曬太陽, 增加營養。
兒童期
5歲以後至青春期兒童可出項晚發性佝僂病, 對於經常易疲勞、乏力、兩腿酸軟、腿痛、關節痛而無其他原因可解釋者應進一步檢查並給予防治。
Advertisiment
維生素D預防方法、劑量與幼兒期相同。
在應用維生素D預防時, 母乳餵養小兒可不加鈣劑, 但對6個月後斷母乳的嬰兒、人工餵養、食欲低下、生長過快、青春期兒童或有急慢性疾病者可補充適當鈣劑。
二.治療
活動期佝僂病應依據臨床表現給予積極治療, 目的在於控制病情活動和防止畸形。
活動期輕度:維生素D20~30萬IU, 1次口服或肌注, 間隔1個月, 可再給1~2次, 同時給鈣劑, 每次0.5~1克, 每天2~3次, 連服1~2個月
活動期中、重度:維生素D20~30萬IU, 1次口服或肌注, 間隔1個月, 可再給2~3次, 同時給予鈣劑, 每次0.5~1克, 每日2~3次, 連續2~3個月。
恢復期:一般可不用維生素D, 多曬太陽, 改善營養即可。 但在冬春季節為防止復發可投給維生素D20~30萬IU,
Advertisiment
一次口服或肌注
給上述維生素D治療量, 可維持作用2~3個月, 因此不必再給維持劑量口服, 以防止維生素D中毒, 多曬太陽即可。 寶寶鵝口瘡的發生、治療和誤區新生兒鵝口瘡要標本兼治寶寶患上“鵝口瘡”怎麼辦秋季新生兒發燒6六大可能原因月子寶寶長鵝口瘡怎麼辦?寶寶鵝口瘡的大事小情鵝口瘡寶寶護理小兒鵝口瘡是怎麼引起的嬰兒舌苔厚白是怎麼回事?寶寶止瀉 謹慎用藥出梅高溫警惕寶寶腹瀉初夏小心寶寶紅屁股生育3個孩子, 2個患膽道閉鎖產婦剖宮產時新生兒手指尖被醫生減掉新生兒出生缺陷“多指趾”居首孩子感冒吃抗生素吃一次少發育7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