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玩具最適合寶寶?

如何選購玩具, 如何讓玩具發揮更好的效用, 如何維持寶寶對某個玩具的持久熱度?這是令很多父母困擾的問題。 實際上, 玩具不過是道具而已, 本身不重要, 重要的是如何玩。 也因此, 我們往往忽略了最有價值的玩具——父母自身。 那麼, 如何讓“活玩具”發揮更好的效用呢?

困惑:什麼玩具最適合寶寶

首先要瞭解玩具的功用是什麼。 對寶寶來說, 玩具無非是滿足他心理、生理及靈性發展需求的一種工具。 因此, 但凡某個玩具能滿足如下功能, 並且為寶寶所喜愛(哪怕僅僅是階段性的喜愛), 它便是一件適合寶寶的玩具

Advertisiment

調動並滿足寶寶的好奇心;對寶寶大小運動功能的發展有益;可安撫寶寶情緒, 幫助寶寶釋放情緒;可幫助寶寶排遣無聊時光;可以啟發寶寶的智慧;有益於寶寶與外界發生聯繫;促進寶寶生理以及心理功能的發展;有益於寶寶拓展想像力與創造力。

……

因為寶寶個體差異很大, 他們對玩具的期待與需求也各不相同, 因此, 什麼樣的玩具最適合寶寶, 只有靠父母自己去觀察、分析與判斷了。

普遍來說, 男孩大都喜歡車、槍炮、建築等與速度、力量、建構相關聯的玩具;女孩則喜歡娃娃、廚具、化妝品等與情感、關係、自我展示等相關聯的玩具。 當然, 也有例外。 某些男孩可能傾向于喜歡較女性化的玩具, 而某些女孩則傾向于喜歡較男性化的玩具。

Advertisiment
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寶寶喜歡, 並且能用它們較好地表達自己。

玩具, 是表達內在&與外界互動的道具

玩玩具, 是一種表達。 它使寶寶豐富的內在得以顯化, 並借此傳遞與外界建立某種聯繫的渴望和需求, 從而達成自身身心靈成長需求的目的。 所以, 玩具是橋樑。

對寶寶來說, 玩具的價值在於他的功用, 而不在價格以及來源與管道, 或者其他。 我們不能以我們的標準來判斷一個玩具是否適合寶寶。 諸如, 它是否有益智的功用, 是否有鍛煉體能的作用, 是否更炫目, 是否更耐用……儘管, 這些功用確實也對寶寶的成長有益。 但是對寶寶來說, 更重要的是人性化的互動。 人性化的互動可以促進寶寶更好地表達,

Advertisiment
並與外界發生關聯, 這才是對寶寶發展更有益的方式。

通常, 玩具不具有互動的功用。 雖然某些益智玩具也能與寶寶簡單地互動, 但是這種互動基本都是設定好的, 比較機械, 比較程式化。 當某些突發情形出現的時候, 它們的互動會變得很可笑, 有牛頭不對馬嘴的嫌疑。 最好的玩具不在於它有多昂貴, 有多複雜, 有多少功用, 而在於它能滿足寶寶身心靈發展的需求, 與寶寶的互動更富人性化。 因此, 最好的玩具不是外物, 而是父母自身。 因為瞭解孩子, 懂孩子, 我們可以跟隨孩子而動, 滿足他的需求, 根據他的狀況調整與他互動的模式, 説明他更好地表達自己, 與外界發生聯繫。 這就是為何孩子小的時候總喜歡黏著父母或者其他主要撫養人,

Advertisiment
稍大些, 喜歡追著小朋友玩的緣故。 對孩子來說, 若我們懂得如何跟他玩耍, 我們便是最好的玩具。 就算我們不懂如何更好地跟孩子玩耍, 他也在與我們互動的過程中獲益許多。 前提是, 我們肯下工夫全心全意地陪伴他。

身為大玩具, 我們應該怎麼做

既然我們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我們就無須捨近求遠, 另覓其他了。 身為大玩具, 我們可以讓孩子獲益許多。 諸如:我們可以發揮玩耍的功用。 某個搞怪的動作, 某個特別的詞彙或者語句, 某個與眾不同的眼神……這些都可以讓孩子樂翻天, 只要我們投入地跟孩子玩在一起, 滾成一堆。 享受與父母在一起的時光, 是滋養孩子一輩子的大事。

Advertisiment
如果不清楚如何發起這樣的遊戲, 跟隨孩子, 配合孩子就OK。

我們可以明察秋毫, 幫助孩子化解負面情緒, 為他的快樂念個加倍咒。 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 我們可以充當善解人意的大玩具, 跟他一起通過遊戲釋放情緒:“你看來很生氣, 你的小肚子一定氣鼓鼓的。 我們怎麼把這些氣放出去呢?我看這個辦法不錯。 來, 我們一邊喊叫一邊打枕頭吧!”“啊……”“嘭嘭嘭……”也許, 孩子的氣就消了。 當孩子開心時:“看來你遇到開心的事了。 你一定得跟我分享, 讓我為你開心一下。 ”

我們可以“玩”孩子。 如, 把他拎起來玩倒立;將他拋向空中起飛降落;架著他的雙腿推車;讓他頭朝下, 倒背著轉圈……誰說玩不可以是雙向的呢?我們可以玩玩具, 玩具也可以玩我們。 這種意外的玩法會讓孩子驚喜連連。

當然,孩子也可以“玩”我們。也許,我們可以成為一座移動的橋樑,一座變來變去的山脈,讓孩子在過橋或者爬山的過程中與我們來個親密接觸。我們還可以當個大木偶,或者機器人,一切行動聽孩子指揮。

只要我們想得到,只要孩子想得到,只要在安全的範圍內,什麼樣的玩法都不過分。若我們肯配合,哪個玩具能帶給孩子如此多的驚喜呢?

當然,要成為孩子心儀的大玩具,我們需要謹守以下原則:放棄期待與約束,放下一切,只是全心全意地享受與孩子在一起。孩子小的時候,似乎來日方長。等孩子大了,我們會驚覺日月如梭,一切都來不及把握。享受當下,時不我待。

當然,若我們用心,在充當孩子大玩具的過程中,我們更會驚喜地發現,這也是父母自我成長的好機會,我們雖然付出,但是獲得更多。所以放下在付出的想法,避免心不甘情不願地與孩子遊戲,盡情享受,于孩子,于我們自己,都是一次心靈獲得滋養的好機會。

請記住:

莫外求。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大玩具。 

這種意外的玩法會讓孩子驚喜連連。

當然,孩子也可以“玩”我們。也許,我們可以成為一座移動的橋樑,一座變來變去的山脈,讓孩子在過橋或者爬山的過程中與我們來個親密接觸。我們還可以當個大木偶,或者機器人,一切行動聽孩子指揮。

只要我們想得到,只要孩子想得到,只要在安全的範圍內,什麼樣的玩法都不過分。若我們肯配合,哪個玩具能帶給孩子如此多的驚喜呢?

當然,要成為孩子心儀的大玩具,我們需要謹守以下原則:放棄期待與約束,放下一切,只是全心全意地享受與孩子在一起。孩子小的時候,似乎來日方長。等孩子大了,我們會驚覺日月如梭,一切都來不及把握。享受當下,時不我待。

當然,若我們用心,在充當孩子大玩具的過程中,我們更會驚喜地發現,這也是父母自我成長的好機會,我們雖然付出,但是獲得更多。所以放下在付出的想法,避免心不甘情不願地與孩子遊戲,盡情享受,于孩子,于我們自己,都是一次心靈獲得滋養的好機會。

請記住:

莫外求。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大玩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