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什么是復發性口瘡?

復發性口瘡又稱復發性阿弗他潰瘍(RAU)、復發性阿弗他口炎(RAS)、復發性口腔潰瘍(ROU), 習慣上稱為口瘡, 是口腔粘膜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病。 在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精神緊張、郁悶不樂等情況下都能偶然發生。 好發于唇、頰、舌緣等角化程度較差的部位, 在附著齦、硬腭角化完全處則少見。 多發于青壯年, 女性多于男性。 一年四季均能發生。 潰瘍有自限性, 一般能在10天左右自愈。 因口瘡經常反復發生或此起彼伏而稱為復發性口瘡。 其病因目前尚不清楚, 只能說與多種因素有關。 復發性口瘡臨床上普遍按Lehner提出的三種類型分類:輕型阿弗他潰瘍、重型阿弗他潰瘍、皰疹樣潰瘍。

Advertisiment

輕型阿弗他潰瘍:又稱輕型(小型)口瘡, 在臨床上最為常見, 約占復發性口瘡的80%。 病程:初起有局部敏感, 不適, 或有觸痛, 或有燒灼感等前驅癥狀。 約24小時后, 局部水腫、充血, 呈一小紅點或丘疹狀。 1~3日后, 上皮破損并繼發炎癥, 小潰瘍形成, 此時疼痛加重;后潰瘍漸漸擴大, 一般直徑約為2~4mm, 為圓形或橢圓形, 在頰唇溝處則為條狀。 潰瘍邊緣整齊, 有約1mm的紅暈, 基部不硬, 中心凹陷, 其上覆蓋灰黃色或黃白色纖維素性假膜, 疼痛日益加重。 再經過4~5日后, 紅暈消失而痊愈。 特點:除潰瘍感染加重者, 一般愈后不留瘢痕。 潰瘍持續約7~14天, 不治而愈, 稱之為自限性。 潰瘍數目不多, 每次1~5個, 好發于非角化區,

Advertisiment
如唇、頰等處粘膜。 潰瘍遇刺激性食物及說話進食時疼痛加重, 唾液增多, 淋巴結腫大。 病因不明而個體差異較大, 反復發作或連綿不斷。

重型阿弗他潰瘍:又稱重型(大型)口瘡、復發性壞死性粘膜腺周圍炎或腺周口瘡。 其發病情況與前者相似, 僅潰瘍較大而深在, 直徑10~30mm, 深及粘膜下層, 甚至肌層, 潰瘍周圍組織紅腫且微顯隆起, 捫之較硬, 潰瘍邊緣整齊, 愈合后有瘢痕。 若瘢痕位于口角區則張口受限, 位于舌尖或懸雍垂則可能有組織缺損。 潰瘍可發于口腔的任何部位, 但以口腔的后部頰、咽旁、軟硬腭或交界處多發。 持續時間長, 有月余、數月或一年, 藥物治療往往效果較差, 有自限性, 復發間歇期不定。 潰瘍一般為1個, 或在其周圍有數個小潰瘍。

Advertisiment
疼痛較重, 患者全身狀況良好。 其初起時也為輕型口瘡。

皰疹樣潰瘍:其特點為潰瘍小, 直徑僅1~2mm, 但數目多, 有數十個或更多;散在分布于粘膜的任何部位, 以舌腹、口底多見;少數可與相鄰的潰瘍融合成較大的潰瘍, 周圍粘膜充血。

編輯:秀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