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坐月子>產后恢復>正文

什么是子宮復舊不全?

子宮復舊不全是指產后子宮未能按正常的規律恢復, 如子宮收縮不好, 遲遲不能進入小骨盆腔, 或子宮大于應有的程度且軟;血性或褐色惡露常常持續不斷。
正常產后第一天, 子宮底平臍。 以后, 子宮底每天下降1~2厘米。 在產后10~14日, 子宮收縮變小, 降入小骨盆腔內(子宮底與恥骨聯合上緣間的距離是14~17厘米)。 此時, 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宮底了。 子宮復舊不全時, 則子宮底下降慢, 遲遲不進入小骨盆腔, 在恥骨上區總能摸到子宮底, 有時還有壓痛。 檢查時, 要注意惡露的顏色、量和氣味, 如果量多, 為褐色或紅褐色,
Advertisiment
就應考慮為子宮復舊不全;如有臭味, 可能并發了子宮內膜炎。 但要注意, 溶血性鏈球菌的感染, 惡露可無臭味。
子宮復舊不全往往是由于產后感染, 如發生了子宮內膜炎或子宮肌炎, 或者子宮內有胎盤或胎膜組織殘留, 影響子宮收縮所致。 治療方法, 可先給子宮收縮劑, 如縮宮素、益母草膏等, 。 以促進子宮收縮, 并加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產后早期起床活動;及時排尿、排便:臥床時多變換體位促進惡露排出;施行母乳喂養等, 均有助于子宮復舊。
當產婦的血性或褐色惡露持續不斷, 便應到醫院檢查, 確定原因, 以便進行適當處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