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教育>正文

交朋友是2.5-3歲寶寶社會化發展的需要

找啊找啊找朋友, 找到一個好朋友, 敬個禮來握握手, 我們就是好朋友

相信爸爸媽媽都還記得小時候找朋友的歌吧。 朋友, 不僅僅是童年快樂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 更能對一個人性格、氣質、人際交往能力等產生重要影響。

交朋友似乎是這個世界上最自然不過的事情, 但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 從生下來到進入幼兒園之前, 只能面對一個缺少伙伴的環境。 雖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寵愛讓孩子并不缺少智能、身體成長的條件, 但是這些家庭人員和孩子的關系并不是平等的。 這樣的成長體驗讓一些進入幼兒園、小學的孩子也喪失了交朋友、與人相處的能力,

Advertisiment
產生交際障礙。

看來交朋友還真不是敬個禮, 握握手那么簡單的事情。

交朋友, 是寶寶社會化發展的需要

用最簡潔易懂的方式來解釋兒童社會化需求, 可以說它是幼兒學會如何在人群中與他人共存合作的過程。

3歲之前的獨生寶寶, 是媽媽爸爸的小影子, 家人幾乎是寶寶全部的生活圈。 此時的寶寶, 對家人帶給他的安全感與舒適感有著強烈的依賴。 兒童的社會化發展首先是從家庭開始的。 在家庭中通過父母的影響及指導寶寶獲得了最初的生活經驗、社會知識、行為規范。 但隨著個體的成長, 寶寶的生活空間開始擴展。 3歲之后的寶寶開始表現出對周圍環境中他人的興趣與關注。

Advertisiment
幼兒期的寶寶開始踏入同伴行列。 大多數寶寶喜歡與同伴一起玩, 迫切要求尋找小朋友, 并加入到其中去。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 4-5歲的寶寶每天在游戲中平均擁有3個同伴。

幼兒社會化發展以從嬰兒期的依戀狀態, 經過模仿與交往, 逐漸走向比較獨立的活動。 這時, 寶寶花很多時間與幼兒園的伙伴、鄰家同伴以及聚會中的玩伴一起游戲。 雖然游戲是一種不帶任何強制性的活動, 但并不意味著他們在游戲中可以隨心所欲, 其行為必須受到游戲規則的制約。 隨著游戲從平行性轉向聯合性和合作性, 在游戲中同伴關系也由比較疏松的撮合發展到比較協調和有規則的結合。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