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五方面保護好孩子的耳朵

耳聰目明是健康的標誌。 那麼怎樣才能有更好的聽力呢?關鍵在於從小保護好耳朵, 提高聽力。
1.家長要瞭解孩子的聽力。 聽力的發展很快, 大約在母體內胎兒從5個月開始就能聽到聲音。 孩子出生後則有良好的聽力, 每當聽到聲音, 新生兒就有明顯的反應, 如渾身顫動、扭轉頭、眨巴眼睛、搖動小手等。 3、4個月的嬰兒, 只要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 他馬上揮舞雙手, 頭轉向聲音傳來的方向。 由於嬰兒聽力十分靈敏, 所以突然聽到強烈的聲音, 如開門、拍手、放鞭炮等響聲, 他們會發生強烈的反應。 當孩子長到1.5~2歲時,
Advertisiment
聽力應當十分靈敏。 此時聽力如果不佳, 則可能耳朵有毛病, 立即請醫生檢查。 查出毛病以後, 要根據病情及時治療。 有時醫生略施手術就可恢復正常的聽力。 所以要隨時檢查孩子的聽力, 早期發現耳疾, 早期治療。
2.注意耳朵的衛生。 孩子出生時, 耳朵裡常有一些分泌物, 此時母親可輕輕擦掉, 不要用力洗耳朵。 耳廓和外耳道有時瘙癢, 孩子往往用手去掏, 或用火柴棍掏耳朵, 這是很不好的習慣, 應該糾正。 孩子的外耳道過分瘙癢或者有什麼髒東西, 家長可用小棉簽掏一掏, 但不要捅得過深, 以免傷害耳朵。 在正常情況下, 外耳道經常分泌一些物質, 形成“耳蠶”, 這是正常生理現象, 不要經常去掏。 只有耳蠶積得過多時才可輕輕掏出去。
Advertisiment

3.防止異物進入耳朵。 小孩不懂事, 有時把豆粒、花生米, 小玻璃珠等異物塞進耳朵裡, 或者小蟲、蠅子鑽入外耳道等, 形成外耳道異物。 如果已經弄清異物的大小、性質, 家長可用什麼工具輕輕地試掏。 如果掏不出來, 馬上去請醫生掏出異物, 並適當治療。
4.防止接觸雜訊, 雜訊是雜亂無章刺耳的聲音, 最容易傷害耳朵, 甚至引起耳聾。 小孩的耳朵具有極好的聽力, 可是, 耳朵越靈敏越容易受到雜訊的危害, 使耳朵聽力疲勞, 進而引起耳聾, 所以小孩不要經常接觸雜訊。 要讓孩子在平靜的環境中生活。 當然, 孩子也離不開正常聲音的刺激, 如聽聽音樂、唱唱歌、彈彈琴等, 以培養孩子良好的聽力。
5.預防小兒耳聾。 小兒耳聾分為兩大類:一種叫傳導性耳聾,
Advertisiment
主要由於中耳炎引起;一種叫感覺神經性耳聾, 檢查時耳膜正常, 是由於耳蝸或聽神經病變引起的。 後者又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 先天性☆禁☆感覺神經性耳聾可以是遺傳的原因, 也可以由於母親懷孕期間受到病毒的感染(如流感、腮腺炎等);後天性的主要是用耳毒性藥物(如鏈黴素、慶大黴素等)和某些嚴重的感染(如腦炎、腦膜炎等)引起。 因此要防止近親結婚, 提倡優生優育, 注意孕期保健等以減少和防止先天性耳聾。 另外要切忌濫用抗生素。
這裡特別要指出, 兒童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 比較脆弱, 對耳毒性藥物比較敏感, 有時只注射一針或幾針就可使耳神經中毒, 對靜脈注射則更為敏感。
Advertisiment
為此, 對於兒童, 尤其是嬰幼兒要避免使用這類藥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