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大妙招啟蒙寶寶早說話

方法1:適當的語言刺激

對寶寶的語言刺激要儘早開始, 別等到寶寶學說話時才想到要刺激。 語言刺激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 從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開始, 就應該有意識的和他交流, 當寶寶出生後, 爸爸媽媽更要堅持每天都和寶寶說話, 以溫柔的、有韻律的語言刺激寶寶語言中樞神經和大腦的發育。 媽媽對新生兒說話時記住語速要放緩、音調要柔和, 還可以有一些優美的旋律, 比如輕輕的哼唱一首兒歌, 讀一讀詩歌等等。

方法2:日常交流全語言

當媽媽三餐喂寶寶吃飯、照料寶寶生活起居或者帶著寶寶外出遊玩時,

Advertisiment
都可以和寶寶進行口頭語言交流, 並且結合當時的情景, 創設良好的語言交流環境。 比如, 給寶寶換衣服時, 一邊幫寶寶脫衣服, 一邊說“把衣服脫下來”, 給寶寶換尿布時, 和寶寶說“寶寶便便了, 媽媽給你換尿布”。 在說話時面部表情也要跟上, 讓寶寶明白媽媽的感受。

對於爸爸媽媽說的話, 寶寶不需要每一個字都理解, 只需瞭解大概的意思, 寶寶會通過一遍又一遍的語境慢慢理解字裡行間的意思, 最終就全明白了。

方法3:和寶寶玩遊戲

孩子生來就喜歡遊戲, 在遊戲互動過程中, 寶寶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因此, 早期教育中親子遊戲是一項重要的課程, 是促進親子關係的絕佳手段。 媽媽可以和寶寶玩有組織的遊戲,

Advertisiment
比如讓寶寶根據你的語言提示, 指出身體的部位。 當媽媽問:“寶寶的鼻子在哪裡?”寶寶就會摸摸自己的鼻子, 當媽媽問:“寶寶的耳朵在哪裡?”寶寶就會摸一摸小耳朵, 在這個過程中, 寶寶能夠快樂的學到身體部位的語言表達。

方法4:訓練寶寶使用手勢

8-10個月的嬰兒已經能用手勢來表達自己的需求了, 比如會用手指著一個方向, 讓媽媽抱著他往那個方向去, 用手摸一個東西, 引起媽媽的注意。 相關研究也指出, 嬰兒用食指指物的時間越早, 就能越早表達自己的需要, 學會說話。 因此, 媽媽可以提早訓練寶寶用手勢表達自己的需求, 比如拉著寶寶的手指指向桌上的奶瓶, 然後對寶寶說“要喝奶了”, 反復訓練後, 寶寶學會拉媽媽的手指一個物品時,

Advertisiment
媽媽就替寶寶說出該物品的名字, 重複緩慢的說, 讓寶寶腦海裡儲存該詞彙。

方法5:注重說話方式

讓寶寶看到你說話的情感、熱情、在強調什麼等等, 從而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讓寶寶嘗試理解媽媽在說些什麼。 此外, 還可以用寶寶喜歡的擬聲詞說話, 比如“小狗汪汪、小雞唧唧……”等, 寶寶很開心聽到這些, 就會努力模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