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六歲的孩子“行為能力倒退”是怎麼回事

五六歲的孩子已經學會了自立, 父母各然會滿心歡喜。 但是有一天, 你會突然發現你自立型的大孩子又變成了依賴型的小寶寶, 他的生活自理能力突然減弱了很多, 行為舉止像一個離不開父母的小孩子。

沒關係, 面對這種變化, 父母們不必驚慌, 最重要的是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 只要父母知道如何應對, 就能逐漸減少孩子對父母的依賴, 幫助孩子更有信心地面對未來。

(http://yuer.mama.cn)育兒專家表示, 五六歲孩子的“行為能力倒退”是非常正常和普遍的現象。

對於很多父母來說, 一說起“行為能力的倒退”, 就使他們聯想起吃手、尿床、愛哭鬧等這些小寶寶的行為。

Advertisiment
在生活中, 這些行為通常被大家認為是一種十分嚴重的行為能力倒退, 是發育的問題。 所以, 父母們無端地又增加了幾分擔憂。 其實不然。 事實上, 在健康的五六歲孩子當中, 存在著能力減退現象的有很多, 這是一種非常普遍而正常的現象。

通常, 孩子長到五六歲的時候, 他們非常願意由自己來做每一件事情, 但實際上他們還不具備這個能力, 所以他們常常受挫, 不得不面對很多次的失敗。 而且, 五六歲的孩子還要經歷他們人生中很多的第一次, 比如, 他們即將面臨上小學, 所有的責任和期望都接踵而來。 這些變化和壓力足以讓五六歲的孩子們應接不暇。 再加上, 他們自己已經意識到了生活不再只是玩了,

Advertisiment
這就更讓他們難以適應和接受。 在他們的心裡, 現在的生活中充滿了挫敗感、變化和責任, 生活變得更緊張, 更淡而無味了。

因此, 他們退回一兩歲的行為狀態, 是他們應付問題的一種方式, 從而減緩內心的壓力。 顯然, 這也是引起父母注意的常見方法, 確實很有效果。 畢竟, 當他們還小的時候, 父母就會多花時間陪他們, 多關注他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