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乳腺炎也可以輕鬆喂母乳

乳腺炎是哺乳婦女常見的狀況, 約有五分之一的哺乳媽媽在產後半年內曾發生乳腺炎。 臺灣母乳協會教育訓練組組長高宜伶表示, 乳腺炎通常發生得很突然, 症狀為乳☆禁☆房的一邊會有局部的紅腫、脹痛, 同時出現攝氏38.5度以上的發燒, 也時常讓媽媽感覺像得了流行性☆禁☆感冒一樣的全身性疲憊或畏寒。 甚至有些媽媽有局部硬塊, 但沒有發燒, 我們稱為乳腺管阻塞。

乳腺炎的原因通常是乳腺管阻塞或感染所造成, 阻塞的原因包括:

1.餵奶次數不足、固定姿勢哺乳、哺乳頻率太低。

2.寶寶吸吮姿勢不好或是不認真喝奶(沒有將奶水有效地吸出)

Advertisiment

3.奶水分泌過多的母親, 可能比較容易阻塞。

4.快速的斷奶。

5.母親的壓力和疲累。

6.穿著過緊的胸罩或鋼絲壓迫乳腺。

好的開始勝過治療

讓奶水被寶寶有效吸出, 是避免乳腺炎的最佳方法。 高宜伶建議媽咪們在產後要及早讓寶寶吸乳, 並且建立寶寶喝母乳的習慣前, 不要使用人工奶嘴, 避免乳☆禁☆頭混淆, 因而對吸吮母親乳☆禁☆頭興趣缺缺。

由於新生兒一天哺乳次數約10~14次, 高宜伶認為選擇母嬰同室對媽媽來說會比較輕鬆, 除了不用嬰兒室和病房兩地奔波外, 母嬰同室可以更熟悉寶寶饑餓的早期訊號, 當寶寶可以有效吸吮後, 產後乳☆禁☆房腫脹的情形會紓緩許多。

如何預防乳腺炎

1.注意寶寶含乳方式是否正確:吸吮姿勢不正確,

Advertisiment
奶水不易排空。

2.注意衣服、胸罩是否穿太緊:尤其在哺乳初期避免穿有鋼絲的哺乳胸罩(市面上有些胸罩, 即使沒有鋼絲也可以提供良好支撐)。 同時要注意因為躺著壓到乳☆禁☆房所造成的壓力。

3.餵奶時手指不要壓到乳暈:手指壓住乳暈會阻塞奶流。

4.協助下方乳腺出乳順暢:如果乳☆禁☆房大而下垂, 且阻塞的部分是在乳☆禁☆房下面部分, 可試著在餵奶時, 提高乳☆禁☆房, 或是在乳☆禁☆房下方墊一塊毛巾, 協助下方乳腺出乳順暢。

5.多熟悉幾種餵奶姿勢:除了標準的搖籃式抱法外, 建議媽媽學會躺喂、橄欖球式等喂法, 一方面幫助寶寶有效喝奶, 避免僅用單側乳☆禁☆房餵奶, 讓乳腺可以更暢通。

6.有硬塊或阻塞就處理:當乳☆禁☆房腫脹到一個程度時,

Advertisiment
乳☆禁☆頭會變得扁平, 寶寶不容易含住, 因為寶寶吸吮少, 當母乳沒有被順利排出時, 媽媽的乳腺累積了太多母乳, 就會造成病理性腫脹(乳腺炎等)。 這時除了哺乳外, 還需要抗生素等額外協助。

7.避免高鹽高油食物:高鹽高油的食物會使奶水濃稠, 更加不易排出, 媽咪可以多食用含大豆卵磷脂的食物, 有助於奶水的排出。

媽咪若是罹患乳腺炎時不要驚慌, 首先要設法儘快排出乳汁。 高宜伶表示, 由於寶寶是天生的吸乳高手, 所以此時要持續喂寶寶喝母奶, 不僅不會增加寶寶感染的機會, 還能避免讓媽咪的乳腺炎繼續惡化。 如果媽媽不想喂寶寶發炎的一側乳☆禁☆房, 也一定要將該側奶水擠出來, 才能改善症狀。

Advertisiment

*由於乳☆禁☆房的硬塊很難處理, 高宜伶建議, 先洗溫水澡或溫敷乳☆禁☆房後, 再開始擠奶會比較容易。

*餵奶時, 乳☆禁☆頭因為腫脹而扁平, 哺乳前除了溫敷外, 還需把乳☆禁☆頭和乳暈接觸的部位先按摩讓它軟化, 並讓寶寶的下巴正對著硬塊處, 可以幫助阻塞處的奶水排出。

*此外, 也可以嘗試從沒有感染的一側乳☆禁☆房開始餵食, 等到奶水開始流出時(噴乳反應), 再換到阻塞或感染的那一側乳☆禁☆房, 此時奶水會比較容易被吸出來。

*每餐以不同姿勢餵奶, 可以吸出乳☆禁☆房不同部分的奶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