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九點常識 選擇剖腹產不可不知

在選擇分娩方式時, 您應該慎重考慮的東西有很多。 越來越多人願意選擇剖腹產, 但有九點常識, 准媽媽們還是需要提前瞭解的。 媽媽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迎接一個健康的寶寶。 現在就為各位准媽媽介紹一下這九點常識吧
。 1、母體方面:骨盆狹窄阻礙產道;有剖腹產史;產前出血, 為前置胎盤或胎盤早期剝離;妊高症或心臟病;生殖道有感染。 胎兒方面:胎位不正;胎兒過大, 頭盆不稱;胎兒宮內窘迫, 胎心音發生變化或胎兒缺氧;多胞胎懷孕。
2、術前檢查:術前要做一系列檢查, 包括孕婦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既往病史、現在體檢結果、血型、肝功能、HIV病毒、丙肝、梅毒,
Advertisiment
以確定孕婦和胎兒的健康狀況。
3、剖腹產手術準備:住院時間由醫生根據胎兒情況決定, 按約定時間在手術前一天住院, 以接受手術前的準備。 手術前夜晚餐要清淡, 午夜12點以後不要再吃東西, 以保證腸道清潔, 減少術中感染。 術前測生命體征, 聽胎心, 胎心在120~160次/分為正常。 確認身上沒有飾品, 備皮、取血、插尿管, 送進手術室。

九點常識 選擇剖腹產不可不知
4、消毒麻醉:消毒範圍從胸骨以下到大腿上1/3處。 選擇硬膜外麻醉, 麻醉師通常都會在腰椎第3~4節之間, 輕輕插入一根硬膜外管。 藥物經過管子緩慢釋放, 准媽媽依然保持清醒狀態, 但痛覺消失。
5、手術:開始醫生會在下腹壁下垂的皺褶處,
Advertisiment
做一個15~20cm的橫切口。 第二個切口會在子宮下段, 可以減少對子宮體的損害, 減少再妊娠的危險。 縱切口只在緊急時使用。 羊膜打開後, 胎兒和胎盤就可以被取出來了。 有時醫生為了幫助孩子娩出, 會用手掌壓迫你的宮底。
6、新生兒處理:將新生兒擦乾, 吸出口鼻中的黏液。 兒科醫生會給他查體, 做出評估生存能力的APGAR評分, 包括心跳、呼吸、反射、肌張力、膚色。 量體重、身長、頭圍, 扣下新生兒的第一個腳印, 就可以抱給他的父母了。
7、手術結束:給產婦做子宮和皮膚的逐層縫合, 傷口皮膚對合後做包埋縫合, 縫線成分人體可以吸收, 從外表看來只是一道細線。 傷口大約五六天后可以癒合, 如果不是瘢痕體質, 以後傷疤就像皮膚的一道皺褶。
Advertisiment

8、術後注意:
①採取側臥位, 使身體和床成20~30角, 這個姿勢可以減輕對切口的震動和牽拉痛。
②大約3、4個小時後知覺就恢復了, 可以練習翻身、坐起, 24小時後拔掉導尿管, 下床慢慢活動。
③術後6小時內應禁食, 以後逐步增加食量。
④術後5、6天可以出院, 注意陰☆禁☆道出血量, 會比自然產多1~3倍, 如果不適及時通知醫生。
9、無痛分娩:孕婦在硬膜外麻醉下進行正常生產。 不過用藥量比剖腹產會小得多。 麻醉師在孕婦子宮口打開3cm時打入麻醉劑, 麻醉後孕婦除了痛覺外, 其他感覺都存在, 甚至可以走動。 分娩後一兩個小時感覺會恢復, 可以正常活動, 2~4天可以出院。
小編總結:做好充分的瞭解, 才能做出最合適的決定。 准媽媽們, 九大常識你可都瞭解啦?慎重選擇分娩方式,
Advertisiment
更有利於您和寶寶們的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