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剖腹產不輕鬆 產後必須過三關

在選擇剖腹產前, 要先做好心理準備, 給自己打一支“強心針”。 在手術前, 在一些正規的大醫院裡, 很多醫生通常會和媽媽來一次術前談話, 讓媽媽們自己去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 其實醫生很多時候, 他們當然是希望把生育的風險降到最低, 因此他們大多數都建議你採用剖腹產。 小編認為, 通常醫生們, 都會將醜話說在前, 其實在產房中的各種突發情況, 發生的幾率還是很小的。 不過, 前提是媽媽們一定要在生育前, 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很清楚。 很多媽媽就是在生育前, 聽了一些關於順產的各種弊端,

Advertisiment
因此為了更穩妥, 才採取剖腹產。 其實, 很多的剖腹產都是不必要的。

術後第一關:每隔半小時的按壓肚子

生完寶寶從手術臺上下來之後, 媽媽們就要被抬上病床。 還沒有緩過氣來, 就有醫生、護士過來按壓你的肚子。 按壓肚子實際上就是按壓宮底。

Advertisiment
目的是為了促進子宮收縮, 快速地排出惡露。 因為剖腹產容易發生宮縮不良, 宮腔積血, 影響子宮收縮, 情況嚴重的媽媽容易導致大出血, 按壓宮底的目的是排除積血, 觀察宮縮, 因此按壓肚子這一關是每一個剖腹產媽媽都要經過的。

按壓的地方就在肚臍上下的位置, 刀口上是壓著沙袋的, 這樣做是為了減少腹部傷口的滲血。 有時候醫生和護士會取下沙袋來按壓, 好多媽媽表示這時候非常通, 在沙袋突然取下的瞬間, 有種讓人無法呼吸的感覺。 有的媽媽還表示, 每按壓一次, 他們都會面部扭曲, 手死命地抓著旁邊的護欄, 每按完一次, 都會松一口氣。

Advertisiment

術後第二關:24小時後, 拔尿管的第一次小便

在經歷了剖腹產的24小時後, 就要拔尿管了, 拔完尿管媽媽就要多喝水, 在4小時之內最好就是自己排出小便。 小便這樣一件簡單的事情, 對於做完剖腹產後的媽媽來說, 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 首先就是下床時挪動身體, 會牽扯到刀口痛, 攙扶著你的人, 必須十分小心翼翼。 每一個小挪動都顯示十分困難。

Advertisiment
好不容易, 終於來到目地地了, 但是這時候又有一件很尷尬的事情, 就是蹲坐了快半個小時還沒“釋放”。 尿不出來的原因很簡單, 就是腹部傷口疼痛, 而不敢用力, 從而造成了排便困難。

有的媽媽表示, 剖腹產時插尿管, 拔尿管後幾天尿都憋不住, 而且尿急尿道口就會刺疼, 同時, 尿到最後的時候, 還會覺得尿道口刺疼。

術後第三關:子宮收縮疼痛外加傷口疼痛

剖腹產後, 很多媽媽都會發生子宮疼痛。 這個疼痛, 主要是由子宮收縮引起的。 疼痛的感覺一般維持在6~8周。 疼痛就可以逐漸緩解。 有的媽媽因為剖腹產的傷口較大, 在傷口快癒合的時候, 會時常發癢。 疼痛的程度是因人而異的, 有的媽媽表示,

Advertisiment
在術後的第二個晚上, 就開始有子宮收縮疼痛的感覺。 這種疼痛就究竟是怎樣呢?有的媽媽很生動地描述, 就是比經痛痛3倍。

寶寶餓了總要吃奶, 剛為人母, 對孩子當然是疼愛有加。 你肚子上的傷口還在疼痛時, 要強忍著疼痛, 喂寶寶喝奶。 小編提議媽媽們可以先躺著, 讓孩子趴在你身上吃, 旁邊大人可以幫忙輔助。 或者, 坐在椅子上, 腿上放一個軟枕頭, 將孩子放在枕頭上扶好, 這樣避免你彎腰一起疼痛。 最後, 萬不得已吸出來餵食, 但這是下下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