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丹麥的幼稚園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在奧爾胡斯大學讀牙齒衛生學時, 為了瞭解兒童病人, 我們需要參觀幼稚園, 並和孩子們一起活動。 丹麥的幼稚教育很注重對孩子社會性的培養, 看上去很隨意, 但很有人情味。

自由

丹麥屬於高福利國家, 絕大多數的幼稚園都是免費的。 幼稚園的工作人員有專業教師 和助手。 幼兒專業教師要接受三年半的本科教育。 只要有特長, 比如說會一種樂器, 就可以做助手, 協助教師搞活動。 工作人員不光是青一色的“女將”, 也有一些男老師。 同事間感覺沒有什麼上下級之分, 相互尊重, 自主參與和安排教育活動。

Advertisiment

幼稚園的設置和我印象中的國內幼稚園不一樣。 我參觀的那個幼稚園有操練室、化粧室、遊戲室、餐室和廚房等。 那裡既看不到孩子們規矩整齊地圍坐在一張長桌周圍, 也看不到教師組織教學。 除了晨操和午餐時間, 孩子們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自由活動。 在室內和院子裡, 孩子們可以自由地玩耍。 活動都是孩子們自願和自發的, 三個一群、兩個一夥, 玩過家家、拼圖、塗鴉, 或跳蹦蹦床等。 工作人員們分別在不同的活動室裡, 有的講孩子們自選的故事, 有的幫孩子化妝, 有的給孩子們彈吉它, 一片輕鬆活躍的氣氛。

午餐

讓我覺得新奇的是, 在這裡, 孩子們要自己帶午餐!大多數孩子的餐盒裡有黑麵包加肝泥醬、香腸、乳酪、黃瓜、胡蘿蔔等。

Advertisiment
黑麵包既有營養, 又解飽。 當然, 也有個別孩子帶巧克力片當午餐。 於是, 老師就和孩子們隨機談論起健康飲食。 聽工作人員說, 家長委員會討論了很久集中供餐的問題, 就是為了保證全體孩子的健康飲食。 還聽說餐飲都要從德國訂, 因為那裡比丹麥便宜得多, 但家長要自付200克朗, 約合人民幣300元。

奶嘴兒

在園裡, 我看到個別孩子還含著奶嘴兒。 在西方國家, 奶嘴兒的使用已有很久的歷史了, 絕大多數的孩子都含過奶嘴兒, 並且每天要含幾個小時。 奶嘴兒可以帶給孩子安全感和安慰, 媽媽會用奶嘴兒哄嬰兒入睡, 或者作為哄嬰兒停止哭泣的工具。 從我們牙科工作者的專業角度講, 最遲到孩子3歲時, 就不應該再帶奶嘴兒了,

Advertisiment
否則會影響牙齒和面部的發育。

丹麥人有一些讓孩子戒掉奶嘴兒的辦法, 比如他們告訴孩子可以把奶嘴兒寄給在格陵蘭島的聖誕老人, 或送給弟弟妹妹, 或交給牙醫診所, 然後每年拜訪它, 或用奶嘴兒可以換回一件禮物, 這禮物也許會用花炮送上天, 博得孩子一樂……這比起在奶嘴兒上抹芥末來說, 似乎更有創造性和人情味。

尊重和交流

孩子們之間的語言交流很多, 相互告狀的頻率很小。 當兩個孩子為了一個玩具或一個座位而爭吵時, 教師並不是立刻命令式地分出是非對錯, 而是邊聽邊引導雙方自己和平解決問題。 當一個孩子突然沮喪地哭泣時, 教師會走過來擁抱、安慰他。 在丹麥, 教師從不訓斥孩子。

Advertisiment
在這樣的環境下, 孩子們從相互傾聽和交談中學會了彼此尊重。

總之, 丹麥的幼稚園沒有那麼多的學習課程, 家長也並不是很關心孩子在幼稚園裡學了多少單詞、會做多少算術題……他們更主要的是讓孩子在生活實踐中學習和人更好地交往, 家長和老師主要談論的也是孩子是否開心, 怎樣能使孩子快樂等等。 事實上, 他們真正是通過“玩”來使孩子受益。

相關用戶問答